伏俊琏敦煌本玉台新咏和文心雕龙

《玉台新咏》10卷,是南朝梁陈间著名诗人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1]。它收录了汉到梁代的首诗。《四库全书总目》引《大唐新语》说:“梁简文帝为太子,好作艳诗,境内化之。晚年欲改作,追之不及,乃令徐陵为《玉台集》,以大其体。”说明本书是受皇上旨意而作。梁简文帝萧纲在《临安公主集序》中有“出玉台之尊”的句子,“玉台”指宫廷,“玉台新咏”是指宫廷诗歌的新选集。这部选集虽题编者为“陈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东海徐陵撰”,但实际上编成于梁大同十年到太清元年(-)之间,在徐陵尚未出使东魏之前。因为书内仍把梁简文帝称为“皇太子”,把梁元帝称为“湘东王”。而且本书所选诗歌与徐陵早期诗歌风格大致相合,而与他晚年经受了世事沧桑后的诗歌风格有较大差异[2]。《玉台新咏》选录的诗以宫中艳歌为主,反映了南朝文学浮艳轻靡的一面。但此书也选录了一部分当时的民歌和文人拟作的歌诗,像《冬歌》、《青阳歌曲》、谢脁《玉阶怨》等,很有生活情趣。同时也选录了一些质朴的叙事诗,像辛延年《羽林郎》、无名氏《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保存下来了十分珍贵的大众文学。

P.《玉台新咏》

敦煌本《玉台新咏》只保存下来了一个写本P.,存58行,8首诗:张华《情诗》(首残)、《杂诗》2首,潘岳《内顾》2首、《悼亡》2首,石崇《王明君辞一首并序》。这些作品,在传世本《玉台新咏》卷二之末,篇次顺序亦同。本写本的抄写时代,学者多考定为唐抄本。刘跃进《玉台新咏版本研究》说:“此本不避‘隆’字,如张华《杂诗》‘怀思岂不隆’,潘岳《内顾诗》‘隆冬不易故’。又‘适’字不讳,如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如果确定其为唐抄,至少是抄在德宗李适朝之后,殆无疑问。”[3]

敦煌本《玉台新咏》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现存最早的《玉台新咏》版本都是明刻本,经过唐宋以来文人的改动,已与原貌不同。唐写本虽是残卷,亦弥足珍贵。比如,我们可以从唐写本看《玉台新咏》原编的体式。唐写本先题作者姓名及总篇数,下分注各篇篇题及篇数,每诗之前仍署本篇题目。如“潘岳诗四首”,题下双行小字夹注“《内顾》二首,《悼亡》二首”,而在录诗之前,又分别列“《内顾》二首,《悼亡》二首”。传世本则直署“潘岳《内顾》二首,《悼亡》二首”,削去总篇数及小注。罗振玉《玉台新咏跋》认为,削去总篇数及小注,乃“后人妄改”,“旧例赖此本存之,尤可喜也。”[4]至于唐写本与传世本的异文及校勘价值,罗振玉《玉台新咏跋》已经胪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3,穆克宏校点的《玉台新咏笺》及拙编《全敦煌诗·唐前诗》卷17已逐条说明。此卷精美的书法,受到书法史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