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即使是逸民隐士,也不能脱离权力游戏的规则。
《魏书卷十一》属于“逸民传”。所谓逸民,即隐居不仕者,也被称作“处士”或“栖遁之士”。
隐士、处士的存在意义,一般是宣扬儒教“礼让”之德,但《魏书》的叙事编排则更进一步。
该卷的诸多传主,虽然有过隐逸的事迹,但最终都仕宦于曹魏,表现出了“知天数、识天命”的色彩,侧面烘托出汉魏嬗代的合法性,这也是卷末赞语“进退以道”的政治隐喻。
袁涣、邴原、张范躬履清蹈,进退以道。--《魏书卷十一》赞语
从某种意义上看,张范、袁涣为代表的“隐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处士,反而更类似“商山四皓”这种热衷于政治的人物。换言之,他们被列入逸民传,乃是曹魏官方的宣传需要。
四人者(指商山四皓)从太子(指刘盈),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汉书张良传》
换言之,《魏书卷十一》的诸多传主,仅仅是“魏室肇基史”上的必要陪衬,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本文想就《魏书》逸民的相关事迹及书写方式,论述背后逻辑。
本文共字,阅读需12分钟
①张范的事迹记载问题
张范是汉末人物,仕宦魏廷,官至丞相参军。但《魏书》对他的书写方式却颇为怪异;不仅事迹多有散佚,记述逻辑也不尽合理。其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修史的政治需要。
以下择取《张范传》中的部分记载,论述其悖谬之处并分析原因。
(1)张范兄弟与袁术的暧昧关系
《张范传》开篇,称传主“恬静乐道,忽于荣利”,还拒绝了太傅袁隗的联姻邀请,一派淡泊名利的处士形象。
太傅袁隗欲以女妻(张)范,范辞不受。--《魏书张范传》
但汉末丧乱时,张范兄弟却“避乱扬州,依附袁术”。
(张承)与(张)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魏书张范传》
鉴于袁术是袁隗之侄,便不难看出二张和袁家的密切关系。换言之,即使“拒婚”是实情,也绝非二张与袁氏交恶的证据。
袁隗欲以女妻张范,范辞不受张范兄弟在袁术帐下参与了诸多政治活动。比如建安二年()袁术称帝时,便可以看到二人的活跃痕迹。
虽然《魏书》出于“专美传主”的需要,称张范对袁术的召请“称疾不往”,但实际情况却是张范派弟弟张承参与了袁术的僭号活动,可知“称疾”只是虚辞。
(袁术)遂有僣逆之谋。又闻孙坚得传国玺,遂拘坚妻夺之……(术)使召张范,范辞疾,遣弟(张)承往应之。--《后汉书袁术传》
《张范传》之所以出现如此矛盾的记载,其原因亦不难推测。
无外乎是因为袁术率先僭号,影响太坏,因此作为袁术故吏的张氏兄弟,在改仕曹魏之后,必须要尽力洗刷身上的政治污点,与袁术撇清干系。
(2)袁术之死与官渡之战的时间问题
按《张范传》记载,袁术延揽张氏兄弟之后,询问齐桓公与汉高祖之事,明显是称帝僭号的前奏。
(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齐)桓、(晋)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魏书张范传》
《后汉书》对此亦有记载。
兴平二年冬,天子播越,败于曹阳。(袁)术大会群下,因谓曰:“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何如?”--《后汉书袁术传》
照此看来,袁术延揽张氏兄弟,事在兴平二年()冬季。
然而《张范传》却将“袁术不悦”的下文,写作“是时,太祖将征冀州”。
(袁)术不悦。是时,太祖将征冀州,(袁)术复问。--《魏书张范传》
曹操征冀州,事在建安四年()八月。这两次事件的时间间隔长达四年,陈寿却称之为“是时”,明显疏于考证。
更可怪者,是袁术竟对张承表示“今曹操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不自量力”云云。
(袁)术复问(张承)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魏书张范传》
此处的“弊兵数千”,即《武帝纪》与《刘晔传》中的“曹公兵不满万”;“十万之众”则是《袁绍传》中的“精卒十万”。可知袁术所言之事,就是官渡之战。
时(曹)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袁)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魏书武帝纪》
(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魏书袁绍传》
更大的问题恰在此处。
按《后汉书》记载,袁术死于建安四年()六月;而官渡之战始于同年()八月。
(四年)夏六月,袁术死。--《后汉书献帝纪》
(四年)秋八月,(曹)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魏书武帝纪》
夏六月,袁术死;秋八月,曹操进军黎阳换言之,袁绍与曹操开战时,袁术已死去两个多月。他彼时早成冢中枯骨,又如何能对张承的建议发表见解?可知相关记载,全系不实之词,纯是为了将传主与袁术撇清干系,自文其丑而已。
(3)德行事迹
除了上述诸事,《张范传》中另有一些所谓的“高义”之事,用以彰显传主的德行操守。
按《范传》记载,张范之子与张承之子,曾同时被“贼人所得”,张范舍弃己子,求救侄子,因此“贼人义之,悉还二子”。
(张)范子(张)陵及(张)承子(张)戩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戩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魏书张范传》
这种“舍己救人”的故事,在魏晋之世甚为流行。时代相近的《后汉书》中有彭修、赵苞事迹;《世说新语》中则有郗鉴、荀巨伯事迹,其叙事逻辑与《张范传》几乎毫无二致。
(彭修)父为郡吏,得休,与修俱归,道为盗所劫。修困迫,乃拔佩刀前持盗帅曰:“父辱子死,卿不顾死邪?”盗相谓曰:“此童子义士也,不宜逼之。”--《后汉书彭修传》
(荀)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
这种“张冠李戴”的行为,在中古时代极为常见,实乃传主发迹之后的穿凿附会,殊非实录。
②《张范传》在《魏书》中的作用
上一节已经详细梳理了《张范传》的相关问题,实际就该列传的篇幅和漏洞数量而言,陈寿对张范的事迹可谓疏于考证,甚至可能干脆是应付差事。
所谓的“差事”,即史书承载的政治宣教作用。当然,修史亦离不开时代背景的限制。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因此陈寿必然受到当朝环境的影响。张承之孙张邵,时为中护军(即禁军副官),位尊权重。
(张)承孙(张)邵,晋中护军,与舅杨骏俱被诛。--裴松之
武帝崩,鉴与中护军张劭(即张邵)监统山陵……(张)劭,(杨)骏甥也。--《晋书石鉴传》
按照陈寿向丁仪后人索米的记载来看,陈寿与《魏书》诸多传主的后代,无疑有过往来经历。张承的后裔既然显赫于时,那张范、张承兄弟自然便身价倍增。
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陈)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晋书陈寿传》
陈寿: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其实就《张范传》兄弟的事迹、地位而言,他们根本没有进入官修史书的资格,遑论自有列传。
清代学者卢弼,皓首穷经,搜罗群书,著成《三国志集解》,但其中对《张范传》的增补引注,仅区区百余字,只是引用《续汉书郡国志》与《三国职官表》,做了一些极为敷衍的名词注释;对于张氏兄弟的事迹勘定,则一无所言。侧面印证了张范、张承确实无关轻重。
然而如果往深一步探究,可以发现陈寿撰写《张范传》,虽然笔力敷衍,但在史书的架构上,则有其精妙之处。
说得再具体一些,《张范传》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不大;但放在《魏书卷十一》的整体中,则具备必要性。
《张范传》开篇描述其门第族望,称张范祖父为汉司徒,生父为汉太尉,张范兄弟则“恬静乐道,忽于荣利”。
(张范)祖父(张)歆,为汉司徒。父(张)延,为太尉……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魏书张范传》
同卷的《袁涣传》亦采用相似描述。袁涣之父袁滂为汉司徒,袁涣本人则“清静守礼,不越法度”。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袁)滂,为汉司徒。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袁)涣清静,举动必以礼。--《魏书袁涣传》
可见在人物身份的安排上,袁涣、张范被归入同类,即贵公子出身的逸民。
《魏书卷十一》一共有八位传主,按顺序依次为袁涣、张范、凉茂、国渊、田畴、王修、邴原、管宁。
这八位人物,虽然均是逸民,但身份各不相同。
袁涣、张范既是公族出身,又是袁术故吏;凉茂、国渊是硕儒门生;田畴、王修是袁绍故吏;邴原、管宁是避难辽东的中原学者。
不难看出,陈寿在该卷的人物安排上,遵循“事类相从”的原则,把该卷的八位传主,按身份区分,两两划为一类。
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裴松之
这种承载政治隐喻的人物安排,是极富深意的。它完全符合魏晋时代的叙事习惯。
③魏晋官方对隐士的态度
正如开篇所言,曹魏的《逸民传》与一般意义上的“隐士”、“处士”有根本区别。
魏晋官方其实并不鼓励游离事外的真隐士,他们需要的乃是“尚通达、识天命”的假隐士。
说得再直白一些,魏晋统治者需要那些“识时务”的文化倡优;这些文化倡优的最终归宿,又必须是魏晋朝廷。
以下谨以该卷的袁涣、田畴为例,论述魏晋官方对隐士的态度。
(1)袁涣
袁涣出任梁国相时,曾处理过下辖县邑的一起纠纷事件。该事件的处理结果,可以充分反映出魏晋朝廷对隐士的看法。
梁国下辖的谷熟县长吕岐,曾辟本县县民为吏,但遭到对方拒绝。不出意外,这些不识时务的县民遂被杖杀。
谷熟长吕岐善朱渊、袁津,遣使行学还,召用之……(朱)渊等因各归家,不受署。(吕)岐大怒,将吏民收渊等,皆杖杀。--王沈《魏书》
地方主簿认为谷熟县长量刑过重,遂加以弹劾;但梁国的最高长官袁涣,却认为县长与县民之间存在君臣名分,县民拒绝征辟,等同于“以下犯上”,因此谷熟县长无罪。
(袁)涣教曰:“……间者世乱,民陵其上,虽务尊君卑臣,犹或未也,而反长世之过,不亦谬乎!”--王沈《魏书》
显而易见,袁涣具备较强的实用主义精神。在他看来,拒绝长官征召是一种莫大罪行,死有余辜。
(2)田畴
田畴是幽州豪强,曾协助曹操平定三郡乌丸(),但事成之后却拒绝敕封,隐居不出。
这种不识抬举的行为立刻激怒了曹操,田畴因此获罪,险些被“免官加刑”。
(田)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太祖不听,欲引拜之,至于数四,终不受。有司劾(田)畴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免官加刑。--《魏书田畴传》
田畴被与张范、袁涣归入一卷,可知也是曹魏视角下的逸民;但当田畴这个“逸民”试图践行隐士的真正职责时,却受到曹魏统治者的严厉惩罚。
其目的无非是警告他人: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即使是逸民,也不能脱离这套权力游戏的规则。
(曹操)恨前听(田)畴之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魏书田畴传》
曹操: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田畴之后又有嵇康、阮籍,此二人亦有避世倾向,却因构罪司马氏而下场凄凉。嵇康受戮身死,阮籍自我废放,这些案例,可以侧面反映魏晋统治者对逸民的真实态度。
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阮)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晋书阮籍传》
有趣的是,迫害嵇康的司马家族,亦曾因“隐居不仕”而遭遇曹氏的迫害。司马懿年少时曾以风痹病为借口,拒绝曹操的征辟,结果遭遇威胁,“惧而就职”。
(司马懿)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及魏武为丞相,又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权欲甚盛,他以隐居为名,观望态势,无疑是自作身价;但在魏晋时代,连田畴这种真隐士都难以生存,遑论司马懿这种假隐士了。
学者徐冲曾就隐士问题展开论述,他认为隐士在汉、魏王朝的法统构建问题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在宗法社会的秩序维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有加以记述的必要。
注:见徐冲《处士功曹小论》、《汉代的隐逸书写与隐逸理解》。
一言蔽之,所谓的隐士、逸民,仅仅服务于构建王朝权力的合法性,至于是“躬履清蹈”的真逸民,还是“终南捷径”的假逸民,则根本不重要。
这便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即管宁、邴原这种几乎一生沉浸学术、不问世事的纯儒,最终也进了《魏书》,成为彼时官方叙事中的一部分。
邴原受官后,“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管宁则未及上任便寿终正寝。从“事功”角度看,此二人对曹魏的政治功绩等同于零;但二人却名镌史书,声播后世。
(邴原)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魏书邴原传》
于是特具安车蒲轮,束帛加璧聘焉。会(管)宁卒,时年八十四。--《魏书管宁传》
由此可见,魏廷需要的并非隐士的能力或名望,而是这些隐士“接受封拜”的驯服态度。
对魏晋统治者而言,真隐士还是假隐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立场不同、出身各异的隐士们,需要表示出对新朝的服从与效忠。
像张范、袁涣这种驯服于新朝的榜样,便高车驷马,钟鸣鼎食,甚至恩及后嗣;像田畴这种不识抬举的异类,其结果无外乎“年四十六卒,子又早死”,以儆效尤。
太祖喟然,知(田畴)不可屈,乃拜为议郎。年四十六卒。子又早死。--《魏书田畴传》
④小结
《逸民传》是纪传体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古时代的叙事语境下扮演了重要角色。
官修史书中的逸民,当然不同于巢父、许由这类“让国大贤”,实际上大多数隐士也并不具备足够的名望、能力,其中亦不乏沽名钓誉之徒。
比如《后汉书》中便记载了诸多隐士的丑闻劣迹,范晔对此甚至有“言无可采,纯盗虚声”的感慨。
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后汉书黄琼传》
有趣的是,无论这些隐士才干德行如何,历朝历代的君主,总是孜孜不倦地摆出“求贤”姿态;连曹操这种事功型君主,也屡屡下令,向民间征求“至德之人”。
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求贤令》
曹操: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其实这种“求贤之举”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把戏,其核心目的,是要把普天之下的一切势力,纳入魏晋朝廷的控制下。
换言之,征召隐士这种行为,其实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而且这种倾向随着时间推进,越发强烈。
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两汉时代拒绝征辟的隐士,不仅不会受到惩罚,反而可能增加自身名望;但魏晋之世的隐士,若胆敢拒绝朝廷的封拜征召,便会受到严厉的训诫打击。
到了隋唐之世,失意文人们干脆隐居终南山(靠近长安),试图把“隐逸”当成一种出仕的捷径,已经完全看不到名士风骨,纯系利禄之徒。
初,(卢藏用)举进士选,不调,乃著《芳草赋》以见意。寻隐居终南山……及登朝,趑趄诡佞,专事权贵,奢靡淫纵,以此获讥于世。--《旧唐书卢藏用传》
本文的诸多传主,活跃时间恰好在汉末魏初,因此这八人虽然均被划入逸民之列,其实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社会角色。
其中既有勋臣子弟(袁涣、张范),也有事功之徒(田畴、王修)还有名士学者(邴原、管宁、国渊、凉茂)。
虽然上述人物出身相异、好尚不同,但却均投效魏廷,成为官方叙事中的一部分。可知其存在的意义,乃是服务于当时的法统构建需要。亦可知即使是逸民隐士,也无法游离于权力规则之外。
我是胖咪,百家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