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大同

《水经注》里的大同

作者:杨年生

《水经注》里的大同1

引言2

一、《水经﹒水注》如浑水(御河)流域新考2

二、《水经.水注》祁夷水(壶流河)流域大同段新考13

三、《水经.水注》于延水(洋河)流域大同段新考17

引言

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水道为纲,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巨著,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山水文学的开创者。清代刘献廷称:“片语只字,妙绝古今,诚宇宙未有之奇书。”日本地理学家米仓二郎称郦道元为“中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水经注》的系统探究对于修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治理改良自然地理景观,延续历史文脉,促进生态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其现实的重要性此处仅以耿彦波同志为例:大同前任市长耿彦波对云冈石窟景观的修复,主要是参照了《水经.水注》中的相关珍稀记载;如今的云冈石窟再现了郦道元笔下“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的优美景致;而耿市长昔年“梦回平城”再现古都大同历史辉煌的惊世手笔,亦多以《水经注》卷十三如浑水段的相关记载为圭臬。而大同市亦在“挖煤到挖文化”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上摸索出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如今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地域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呼声亦越来越高。山西省省长楼阳生曾指出:“只要我们对症下药、持续发力,文化旅游业一定能够成为山西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摘自《人民日报》(年09月07日11版)近年来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复旦大学周振鹤先生也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展开对《水经注》的地理学研究,以重建公元六世纪以前中国的河流水道体系以及人文地理景观,进而为今天的山川治理与景观改造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又指出就学术领域而言,这是现阶段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新的重要的学术增长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水经注》系统探究的意义诚然更加凸显。

《水经注里的大同》,主要是依据《水经.水注》的相关记载,对大同地域所涉的史地疑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考证方法上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的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考古资料为据等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对相关史地疑难如狋氏、道人、延陵、参合、古雁门山、参合陂、比连泉等进行全新探究。期冀能为修复和保护大同地域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历史文脉恪尽绵薄之力。(杨年生谨志)

一、《水经﹒水注》如浑水(御河)流域新考

摘要:《水经注》水支流如浑水(今大同御河)是研究魏都平城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本文在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earth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校验考析,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文普资料为据进行细别探究。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如浑水流域所涉史地疑问如:参合陂、北魏平城外城、东郭、祗洹舍、静轮天宫等进行全新注解。

水又东迳班氏县南,如浑水注之。阚骃《十三州志》曰:班氏县在郡西南百里,北俗谓之去留城也。

崞川水(今浑河)在今怀仁县新桥村西注入后,桑干河继续东流,经过了班氏古城南。因其后如浑水又流经班氏故城东,故班氏古城位于水、如浑水交汇处一带,但由于海子洼村一带海拔太低,若城邑建于此处则受洪水威胁颇大,故班氏故城位于今怀仁县古家坡村西的可能性较大(此处已经全国第三次文普确认有汉代文化层遗存);而北魏则据班氏故城修建了去留城,意为送客到此为止,去者自去,留者自留。

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馀里,东流迳故城南,北俗谓之独谷孤城,水亦即名焉。

旋鸿县,北魏置,属梁(凉)城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而结合《内蒙古文物地图集》作进一步的方位考量疑与位于丰镇市红坝乡的土城子城址有关;但此处距离如浑水源出的今凉城县县天成乡约有37.8公里之遥,与注文“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馀里”的距离描述不符;故此旋鸿县的具体位置姑且存疑。

从googleearth鸟瞰古如浑水源出今凉城县县天成乡一带之山岭,此后自西向东流经了独谷孤城。

独谷孤城,按注文“东流迳故城南”结合文物地图集综合考量,疑与位于凉城县天成乡的天成城址有关;该城址曾出土有灰陶绳纹大瓮、壶及五铢钱等汉代遗存,故《内蒙古文物地图集》将该城判定为汉代雁门郡(严格讲应该是西汉雁门郡)的属邑;而附近汉代城址符合如浑水“东流迳故城南”描述的目前而言只有天成城址;故此初步推证凉城县天成汉遗城址即独谷孤城。

东合旋鸿池水,水出旋鸿县东山下,水积成池。北引鱼水,水出鱼溪,南流注池。池水吐纳川流,以成巨沼,东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对凉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虽隔越山阜,鸟道不远,云霞之间,常有西南流迳旋鸿县南,右合如浑水,是总二水之名矣。

如浑水经独谷孤城南后与旋鸿池水汇合;而注文中的“巨沼”亦即指漩鸿池而言。

漩鸿池的具体位置颇为模糊,目前而言能够较好满足注文方位校验的大约是丰镇市烟墩营忻州营附近的一处大沼泽,但这处沼泽也有问题就是其形状为东西长、南北短,不大符合注文“东西二里,南北四里”的描述。

乞伏袁池即今乌兰察布市区南偏东15公里处之黄旗海,其位置正当旋鸿池之北;“乞伏”与乞伏鲜卑有关;“旋”为“袁”音之讹,“鸿”为“浑”音之讹。故旋鸿池的称谓与乞伏袁池和如浑水有着密切关联。

而“常有西南流迳旋鸿县南,右合如浑水”则是描绘乞伏袁池与如浑水的关系而非指漩鸿池水与如浑水。

图表6Googleearth鸟瞰图(如浑水上游流域)

如浑水又东南流,迳永固县,县以大和中,因山堂之目以氏县也。右会羊水,水出平城县之西苑外武周塞。北出东转,迳燕昌城南。

如浑水在汇合了旋鸿池水之后向东南流经永固县东(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村附近);而永固县的名称则源于方山永固堂。之后如浑水汇合了从西而来的羊水。羊水(今淤泥河)源出外武周塞(从Googleearth鸟瞰位置约今内蒙古凉城县马头山下曹碾村附近),先向北,后又转东流迳了燕昌城之南。

燕昌城,按殷宪考证燕昌城在今大同市新荣区下甘沟城路地故址一带;(殷宪先生在《燕帝富贵瓦当考》一文中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按《燕书》,建兴十年(年),慕容宝自西河还,军败于参合,死者六万人。十一年,垂众北至参合,见积骸如山,设祭吊之礼,死者父兄皆号泣,六军哀恸。垂惭愤呕血,因而寝疾焉。舆过平城北四十里,疾笃,筑燕昌城而还,即此城也,北俗谓之老公城。

参合陂的具体位置颇有争议。

笔者以为后魏与后燕的参合大战所涉颇广。西涉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参合陉地望即今凉城县永兴镇西北之石罅沟(疑系慕容麟殿后部队奔溃处),东涉《魏书》等典籍明确的参合陂东、蟠羊山南地望即今丰镇市官屯堡乡至阳高县长城乡之间的宽阔山谷地带。(详拙作《参合地望新考》)

建燕昌城对慕容垂而言,除军事上对峙平城外还有两个原因:其一则是为祭奠那些在参合陂之战中惨烈阵亡的大燕将士们;其二则是寄托了他企盼大燕后继有人能够重新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但这样的期盼逐步为现实无情粉碎,北燕帝国最终还是灭亡了;其后燕昌城也被更名为老公城,寓意应为慕容垂老迈垂暮之年所筑。结合Googleearth初步考证燕昌城约今大同市新荣区新荣镇一带。但有意思的是在附近不远的永固陵中,作为北燕帝国皇族后裔(备注:北燕与慕容垂的后燕帝国没有多少血缘关系)的北魏冯太后则在冥冥之中实现了慕容垂对大燕帝国后继有人的期冀。

冯氏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女中豪杰;就对中华文明乃至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言,似乎迄今为止也无人能与她的功德相提并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她的确是我们一向推崇备至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真正幕后推手。(献文帝时,冯氏杀死专权大臣乙浑,开始临朝听政。孝文帝时,冯氏以祖母身份继续执政,督促孝文帝拓跋宏实行政治改革,制定汉化政策,三长制、均田制、俸禄制等都是她临朝时颁行的。)

羊水又东注于如浑水,乱流迳方山西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东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隅雉列榭、阶、栏、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趺,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院外西侧有思远灵图,图之西有斋堂,南门表二石阙,阙下斩山累结御路,下望灵泉宫池,皎若圆镜矣。

羊水(今淤泥河)经燕昌城后继续东流与如浑水汇合。水量的骤然增多导致水脉乱流纷呈,经过了北魏文明太后之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即著名的方山永固陵)。在方山永固陵的东北不远处还有高祖陵(疑为孝文帝之衣冠冢)。

永固陵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历时四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整个地宫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砖就达二十余万块。永固陵封土堆高约22.7米,陵园建制基本沿袭东汉。在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如今上的方山“之”字型路,据说便是当年孝文皇帝和太皇太后冯太后上山的御路。

洛阳之八风谷应与古洛阳八风山有关(见《水经注》伊水条),而八风山即今洛阳风门山(位于洛阳与郑州交界处)。山上有洛阳至郑州的一条通衢古道;据当地耆老云:古时此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而今随着现代交通突飞猛进地发展,昔日的八风谷古道仅偶有香客经行,虽灵岩顽石风光无限,却已落得芳草萋萋人迹罕至。

如浑水又南至灵泉池,枝津东南注池,池东西一百步,南北二百步。池渚旧名白杨泉,泉上有白杨树,因以名焉,其犹长杨五柞之流称矣。南面旧京,北背方岭,左右山原,亭观绣峙,方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

灵泉因其侧畔有亭亭而立之白杨故被称作白杨池,这样的称谓类似于秦汉时期的长杨宫、五柞宫。(备注:长杨、五柞则是秦汉时期有名的两座离宫,地处渭河之南上林苑中。秦皇汉武等游猎南山,都曾驻跸于此。)

如浑水又南迳北宫下,旧宫人作薄所在。

“作簿”亦作“作部”,据说是古代宫廷中主织作染练的作坊;因宫廷织作染练用水量较大,故置于水边。

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

如浑水在经过北宫后一分为二。

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历诸池沼。又南迳虎圈东,魏太平真君五年成之以牢虎也。

如浑水的一支西分而南流,蜿蜒穿行于北苑的园林池沼,之后又流经虎圈东(虎圈,养虎之所;类似于今北京动物园的虎山)。

据曹臣明先生考证西分之如浑水应系人工河大致为:“源出白马城村北的御河西岸向西南流入操场城西北水沟”。

当然在笔者看来西分之如浑水,除满足平城皇室及数十万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外,还有一项重要功效:分流御洪。(如无此举则平城东郭跨河而建亦受掣肘)

季秋之月,圣上亲御圈,上敕虎士效力于其下,事同奔戎,生制猛兽,即《诗》所谓袒裼暴虎,献于公所也,故魏有《捍虎图》也。

又迳平城西郭内,魏泰常七年所城也。

“泰常七年()秋九月,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即北魏平城郭城之文献铁证。

城西郭外有郊天坛,坛之东侧有《郊天碑》,延兴四年立。

郊天坛位于平城郭城西墙外,是北魏平城时期祭祀神灵或祖先的场所,其功效大致类似今之天坛。

其水又南,屈迳平城县故城南。

汉初置平城县,为雁门郡东部都尉治。北魏天兴元年()北魏建都于此,兼为司州治所。

汉平城县是大同市城区城建史上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最早城址;在操场城东北西三面及府城北墙中段的墙体中,发现有早中晚三期墙体相靠叠压现象。

由上述注文可知如浑水的这条支流先向西分流进入北苑,之后向南流经了虎圈东部,之后则沿郭城西墙内侧继续向南,后又东转流经汉平城县故城之南。

《史记》曰:高帝先至平城。《史记音义》曰,在雁门,即此县矣,王莽之平顺也。魏天兴元年,迁都于此。

太和十六年,破太华、安昌诸殿,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象魏、乾元、中阳、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中华诸门,皆饰以观阁。东堂东接太和殿,殿之东阶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阳八风谷之缁石也,太和殿之东北接紫宫寺,南对承贤门,门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图古圣忠臣烈士之容,刊题其侧,是辩章郎彭城张僧达、乐安蒋少游笔。堂南对白台。台其高广,台基四周列壁,阁道自内而升。国之图录秘籍,悉积其下。台西即朱明阁,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

不少学者认为北魏平城有宫城、外城和郭城三重,且有考古及文献依据。但相关文献依据则主要是《魏书》、《北史》等南宫起建条相关记载:

天赐三年(年)六月,发八部五百里内男丁筑南宫,门阙高十余丈;引沟穿池,广苑囿;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经涂洞达。三十日罢。

持此论者主要依据为《魏书.天象志》所载“缮修都城”条:

天赐二年四月己卯,月犯镇星,在东壁;七月己未又如之;十月丁巳又掩之,在室。夫室星,所以造宫庙而镇司空也;占曰“土功之事兴”。明年(天赐三年)六月,发八部人,自五百里内缮修都城,魏於是始有邑居之制度。

认为“缮修都城”与南宫起建在时间上(天赐三年六月)及事件描述上(发八部、五百里等)均冲突,便遽然认为是史载错误(甚至认为南宫是平城宫抑或没有南宫)。

但据近代研究者认为《魏书.天象志》三、四卷早年亡佚,今本系据唐张太素《魏书.天文志》补足。故《魏书.天象志》所载是否为南宫抑或是平城宫亦难凭信。

不过有一点大致是可以肯定的,北魏帝国为应《魏书.天象志》天赐二年的卜筮之言(夫室星,所以造宫庙而镇司空也;占曰“土功之事兴”),次年便大兴土木。

天赐三年除了南宫的起建外,还兴建了五石亭、巨魏亭等大型巨构。

从这一角度看来“缮修都城”也不过是其为应“土功之事兴”谶言的举措之一罢了,并不与南宫及其他工程的兴建规划相矛盾冲突。(当然天赐三年六月起建南宫时提到“三十日罢”,是否受同期“缮修都城”影响亦未可知。)然而如若擅改南宫起建条,则据此所导致的问题是其论证(认为南宫是平城南宫或没有南宫)与典籍文献后绪记载的进一步矛盾。因为《魏书》、《北史》、《资治通鉴》等之后关于南宫竣工(起南宫)、及明元帝拓跋嗣幸南宫等均有明确的记载:

(泰常)五年,夏四月丙寅,起南宫

(泰常)秋九月,诏司空奚斤等帅师伐宋。乙巳,幸南宫,遂如广宁。

这些记载与天赐三年六月南宫起建条显然是脉络相承的。而认为平城有外城者所持的考古依据则是:在大同明府城墙最里层便是北魏的夯土层,周长约十三里。如张志忠在《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一文中便指出:

大同明代府城位于操场城南,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稍长,周长13里强,四周的夯土墙保存较好。据考古调查资料,东、南、西、北四面夯土墙体,除北墙中部外,均存在早、中、晚三期墙体相互倾斜挤靠叠压的现象,较晚的墙体依次倾斜靠压在较早的墙体上,从早到晚为自内而外的方向排列。早期墙体夯土与操场城中期墙体夯土有许多相同的夯筑特征,应为北魏时期的夯筑墙体。

但若此则与上述《水经注》描述明显有悖;因为从上述郦道元对平城的相关描述中我们仅见内城(汉故平城县的基础上经建)与郭城,而未发现所谓的平城外城。

这说明一个问题即不少学者认为已经考古证实的北魏平城外城,在郦道元当时是不存在的。但平城外城的存在却有考古依据,该作如何解释?

对此,笔者大致有如下论证:

考古发现的所谓北魏平城之外城,存在如下几种可能:

可能之一是系北齐天宝年间为加强军事防御对原北魏平城郭城进行修缮缩建后所导致的;即将原横跨今御河的北魏平城郭城进行收缩,将东郭墙回收至明府城东墙处。

而相关北齐修缮州城之举史书亦有明确记载。如《北史齐本纪》记载在北齐天保七年:“冬十一月壬子并省州三、郡百五十三、县五百八十九、镇三、戍二十六。先是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六十里一戍”。相对于发夫万筑多里恒幽长城的巨型工程而言,北齐修缮缩改北魏平城郭城的工程量是较小的,又因北齐夯筑技术与北魏基本接近故导致考古无法作出甑别,误以为明府城墙最里层夯土全部系北魏所筑(有一部分其实应为北齐所修筑)。

可能之二,考古发现的部分外城遗址疑与当时模拟邺城的坊墙遗址有关。这一点从《南齐书.魏虏传》对早期平城的相关描述可知端倪。(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每闭坊搜检,以备奸巧。)

魏晋邺城示意图(内部培训资料)

可能之三,外城系之后所修建。目的不外乎保障城内豪门大族的人生与财产安全”并起到随时可以“闭坊搜检,以备奸巧”的功效。

当然上述论证仍有待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细致校验。

其水夹御路南流,迳蓬台西。魏神瑞三年又建白楼,楼甚高竦,加观榭于其上,表裹饰以石粉,皜曜建素,赭白绮分,故世谓之白楼也。后置大鼓于其上,晨昏伐以千椎,为城里诸门启闭之候,谓之戒晨鼓也。

据杨守敬考证大魏时有两处蓬台。此处蓬台是神瑞三年前建,而非筑於泰常时的那一处。白楼功效类似今之大同鼓楼,戒晨鼓是古代报晨之鼓。

又南迳皇舅寺西,是太师昌黎王冯晋国所造,有五层浮图,其神图像,皆合青石为之,加以金银火齐,众采之上,炜炜有精光。

如浑水西分支流过汉平城县故城南后先后流经了蓬台西、白楼西后又流经了国舅冯熙所筹建的皇舅寺西。

冯熙,字晋昌,是北魏文明冯太后的哥哥;少时因受其叔父冯邈牵连,一度亡命天涯;后其妹冯太后掌权,官至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孝文帝即位后,为侍中太师。另据史载冯熙太师为家人祈福,自出家财在诸州镇建佛图精舍,合计竟达七十二处。

又南迳永宁七级浮图西,其制甚妙,工在寡双。

据《魏书释老志》载,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前,在代京(平城)起永宁寺,“构七级浮屠,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后北魏胡太后在洛阳建永宁寺塔仿代京旧制,但塔为九级,取法代京七级而又高广之。

年,大同城东南轴承厂的锻造车间下,出土了著名的砂石雕砚、波斯银器;年附近又出土窖藏文物,含铜铺首衔环16件等,皆是北魏时期的。对此年北大宿白教授与张畅耕先生谈及时明确出土文物地点应即永宁寺址。

又南远出郊郭,弱柳荫街,丝杨被浦,公私引裂,用周园溉长塘曲池,所在布濩,故不可得而论也。

如浑水西分支流在出平城郭城后,呈网状散布。

一水南迳白登山西。服虔曰:白登,台名也,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旁之高地,若邱陵矣。今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即白登台也。台南对罡阜,即白登山也。故《汉书》称上遂至平城,上白登者也,为匈奴所围处。孙畅之《述画》曰:汉高祖被围七日,陈平使能画作美女,送与冒顿阏氏,恐冒顿胜汉,其宠必衰,说冒顿解围于此矣。

北魏元淑墓志文中“葬于白登之阳”的记载,为白登山的确切位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墓葬材料和众多的史料认为白登山即今马铺山;但靳生禾、谢鸿喜等学者提出新的观点:“古来以北朝郦道元《水经注》为代表所说而为晚近学界所字之汉匈古战场白登台即今马铺山,都不过是采凉山---汉白登山伸向西南的小小余脉而已”)

其水又迳宁先宫东。献文帝之为太上皇也,所居故宫矣。宫之东次,下有两石柱,是石虎邺城东门石桥柱也。按柱勒,赵建武中造,以其石作工妙,徙之于此。余为尚书祠部,与宜都王穆罴同拜北郊,亲所迳见。柱侧悉镂云矩,上作蟠螭,甚有形势,信为工巧,去《子丹碑》则远矣。

“上世纪40年代,在操场城以北1.5公里处的火车站供水塔附近,曾发现排列整齐的砂岩柱础及北魏瓦片等,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北魏宫城的宫殿基址。近年来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调查,发现供水塔周围较大范围内,地下没有汉—北魏文化遗迹堆积,其他文化层也很薄,时代最早为明清时期的遗物。因此,这里不可能是平城的宫殿区,推测为北魏一处独立的建筑遗存。”

若此处如为宫殿遗址,则“宁先宫”可能性较大。

其水又南迳平城县故城东,司州代尹治。皇都洛阳以为恒州。

此处注文进一步佐证了北魏平城内城即为汉平城县故城基础上所经建。殷宪在《大同北魏宫城调查札记》中认为:“根据实地调查及所发现的大量砖、瓦、陶器残片等可以证明,目前史学界关于北魏宫城在今大同火车站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北魏宫城位置南起今大同市城区的大北门,北抵玄东门或东西马路交叉口,东起操场城东墙,西至食品厂附近,以南北大街为中轴,南北约-米,东西约米左右”。)

水左有大道坛庙,始光二年,少室道士寇谦之所议建也。兼诸岳庙碑,亦多所署立。其庙阶三成,四周栏槛,上阶之上,以木为员基,令互相枝梧,以板砌其上,栏陛承阿。上员制如明堂,而专室四户,室内有神坐,坐右列玉磬。皇舆亲降,受箓灵坛,号曰天师。宣扬道式,暂重当时。坛之东北,旧有静轮宫,魏神四年造,抑亦柏梁之流也。台榭高广,超出云间,欲令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太平真君十一年,又毁之,物不停固,白登亦继褫矣。

据力高才先生考证今大同市平城桥东端南侧的“二猴疙瘩”应系静轮天宫之遗存,而且在他的记忆中在此西南不远处有大道坛庙的遗存,而今因河床采砂已无从寻觅。

年1月17日下午我们实地考证了“二猴疙瘩”;从其夯筑规模及与如浑水(今御河)的方位判断,符合“台榭高广,超出云间”的气势及位于大道坛庙东北的描述;故“二猴疙瘩”可初步确认系静轮天宫之遗存。

而张畅耕等在《魏都平城考》一文中对此有更为详尽的考察报告:

古城村南,黑灰色夯土墙延伸线以西,有一个孤立的夯土台,群众称之为“二猴疙瘩”。夯土台残高8.35米,台底标高.米,底面宽12-13米,残高四层,收分明显,夯筑、夯层6-10厘米,构筑坚实,土质黑灰色。土台西下方即如浑水东岸坡地。此处曾收集到砂岩柱础一个。土台的夯筑特征河砂岩柱础是北魏时期的。“二猴疙瘩“实为五重道坛中心夯土台遗骸,其地即崇虚寺旧址;道坛在东郭内就更加证实,从古城村西北至驾校南,南北蜿蜒原长达2.米的黑灰色夯土墙即平城东郭”。

水右有三层浮图,真容鹫架,悉结石也。装制丽质,亦尽美善也。

东郭外,太和中,阉人宕昌公钳耳庆时立祗洹舍于东皋,椽瓦梁栋,台壁棂陛,尊容圣像,及床坐轩帐,悉青石也。图制可观,所恨惟列壁合石,疏而不密。庭中有《祗洹碑》,碑题大篆,非佳耳。然京邑帝里,佛法丰盛,神图妙塔,桀峙相望,法轮东转,兹为上矣。

其水自北苑南出,历京城内,河干两湄,太和十年,累石结岸。夹塘之上,杂树交荫。

宕昌,是古代羌族的一支。

祗洹舍通常认为是佛寺建筑,但位于水边,则可能兼具河神庙之功效。这里的阉人“宕昌公钳耳庆时”指的是北魏著名建筑大师、艺术大师王遇。王遇(生卒年不详),字庆时,本名他恶。此处《水经注》所载位于如浑水东的“祗洹舍”则是用石料雕成的仿木结构建筑,包括室内的陈设、家具也是石料雕做,显示了王遇独创的建筑艺术,是石窟形式和传统的民族建筑艺术的巧妙结合。据说云岗石窟群中巧夺天工的第九、十两窟,也是王遇所建。

上述注文关于“水左有大道坛庙……、坛之东北,旧有静轮宫”、“祗洹舍”(东郭外)及“其水自北苑南出,历京城内”等描述可基本验证张畅耕、力高才等学者认为平城郭城系跨御河而建的思路是基本正确的,即东郭在御河之东。

曹臣明认为“假使将古城西墙、汽校北面古墙、明府城西墙、开关厂古墙分别作为东、南、西、北四面墙体之一部分,则形成了东西长约米,南北长约米的方形郭城,周长为米。按陈梦家先生考证的与北魏接近的北周一里约合今.41米计算,约为当时的31.85里,与北魏郭城周长接近。当然这还需进一步探讨。”

郭南结两石桥,横水为梁。又南迳藉田及药圃西,明堂东。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室,而不为重隅也。室外柱内,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碧,仰象天状,画北道之宿焉,盖天也。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此之异古也。加灵台于其上,下则引水为辟雍。水侧结石为塘,事准古制,是太和中之所经建也。

北魏平城明堂遗址位于大同市南环路与友谊南街交叉处的明堂公园,年5月首次由大同市博物馆发现,年对整个遗址进行了大范围的钻探,发掘显示在直径达米的环形水沟内侧共有五座夯土台基建筑,其中心建筑的夯土台基规模最大,达42米见方,东、西、南、北分别发现四座凸字形夯土台基。明堂主体建筑居中平面呈圆形,上圆下方,十二户九室,周围以水渠环绕,东、南、西、北四方临水处各置一门,完全符合文献记载的明堂、辟雍、灵台三位一体的古制。(,山西文物局)

如浑水又南,与武周川水会。水出县西南山下,二源翼导,俱发一山。东北流合成一川,北流迳武周县故城西,王莽之桓周也。

武周县古城,即今左云武州(周)故城遗址。(,山西文物局)

又东北右合黄水,水西出黄阜下,东北流,圣山之水注焉。水出西山,东流注于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周川,又东历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

故亭,按“又东历故亭北”结合文普资料推析疑与左云旧高山遗址有关。(,山西文物局)

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东方朔《神异传》云:南方有火山焉,长四十里,广四五里。其中皆生不炉之木,昼夜火然,得雨猛风不灭,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长二尺馀,细如丝,色白,时时出外,以水逐而沃之则死。取其毛,绩以为布,谓之火浣布。是山亦其类也。但卉物则不能然。其山以火从地中出,故亦名荧台矣。火井东五六尺有汤井,广轮与火井相状,热势又同,以草内之则不然,皆沾濡露结,故俗以汤井为目。井东有火井祠,以时祀祭焉。井北百馀步,有东西谷,广十许步。南崖下有风穴,阙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虽三伏盛暑,犹须袭裘。寒吹凌人,不可暂停。

而其山出雏乌,形类雅乌,纯黑而姣好,音与之同,缋采绀发,觜若丹砂。性驯良而易附,中童幼子,捕而执之,曰赤觜乌,亦曰阿雏乌。按《小尔雅》,纯黑反哺,谓之慈乌;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乌;大而白项者,谓之苍乌。《尔雅》曰:斯,卑居也。孙炎曰:卑居,楚乌。犍为舍人以为壁居,《说文》谓之雅,雅,楚乌。《庄子》曰雅贾矣。马融亦曰:贾乌者也。又案《瑞应图》有三足乌,赤乌、白乌之名,而无记于此乌,故书其异耳。自恒山已北,并有此矣。其水又东北流,注武周川水。

武周川水向东北流时先后汇合从南而来的黄水、火山西溪水等支流。此处所描绘的便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煤炭自燃”现象;而“火山”的位置据有关专家考证大约在今同煤集团马脊梁矿一带,“汤井”则在今口泉沟一带。

雏乌,今犹存,吴家窑一带当地人称之为“红嘴鸦”;附近的“鹊儿山”和“鸦儿崖”等地名皆当与“雏乌”有渊源。

武周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邱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崖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川水又东南流出山。《魏土地记》曰:平城西三十里,武周塞口者也。

此处关于云冈石窟相关记载又出现了祗洹舍,由此可进一步确认祗洹舍为濒水佛寺类建筑抑或兼具河神庙之功效。

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苑有洛阳殿,殿北有宫馆。一水自枝渠南流,东南出,火山水注之。水发火山东溪,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热同樵炭也。

又东注武州川,迳平城县南,东流注如浑水。又南流,迳班氏县故城东,王莽之班副也。阚骃《十三州志》曰:班氏县在郡西南百里,北俗谓之去留城也。如浑水又东南流,注於水。

北魏帝国引武周川水(今十里河)灌溉皇家园林。火山东溪据考应为今之口泉河,发源于今左云县截口山(亦名尖口山,今左云县五丰咀村西3公里处),古时注入武周川水(今之十里河),而今河道改流单独注入桑干河。班氏故城约位于今怀仁县马辛庄村古家坡西,北魏在此修建了去留城,意为送客到此为止,去者自去,留者自留。

二、《水经.水注》祁夷水(壶流河)流域大同段新考

摘要:《水经注》水祁夷水段是研究桑干河中游支流壶流河流域重要的历史文献。本文依据相关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空间维度则借助Googleearth等工具进行多重方位推析校验。通过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桑干河)所经大同县、阳高县及其支流祁夷水(壶流河)所涉广灵县等地域相关历史疑问如:狋氏、高柳、道人等进行全新注解。

如浑水又东南流,注於水。

水又东迳北平邑县故城南。赵献侯十三年,城平邑,《地理志》属代,王莽所谓平胡也。《十三州志》曰:城在高柳南八十里。北俗谓之丑寅城。

平邑城遗址在今大同县许家堡乡东水地村西约米处。附近的大同乌龙峡旅游区据说风光独异颇有景致,系一煤老板力排众议而开发。

水又东迳沙陵南,魏金田之地也,事同曹武邺中定矣。

“沙陵”是北魏政府设置的金属矿产管理机构;类似于当年曹操为强化矿产资源中央集权管理而专设的司金中郎将。(按:《三国志注》引《魏略》曰,河北始开,以王修为司金中郎将,陈黄白异议,议不传。而魏武与修书云,初立司金之官,又引遏父陶正,桑弘羊为喻。《续汉书百官志》曰,本《注》曰,郡国盐官、铁官,本属司农。中兴皆属郡县,迨曹公始置司金中郎将,利权悉归于上矣。)

杨守敬认为沙陵在今阳高县南,但具体位置不详。

当然此处“金田”之内涵颇丰;因为当地不止有金矿而且还有银、锡、铜等多种金属矿藏。

今大同采凉山与“沙陵金田”有着深厚的渊源。(按《魏书食货志》:“世宗延昌三年秋,恒州上言,白登山有银矿,八石得银七两、锡三百余斤,其色洁白,有踰上品。诏置银官,常令采铸。”可知在北魏后期白登山(靳生禾、谢鸿喜先生考证即今采凉山)银、锡等矿藏已被常年采用。)

水又东,迳狋氏县故城北,王莽更名之曰狋聚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百三十里,俗谓之苦力干城矣。

代郡狋氏县故城(《颜注》引孟康说“狋音权,氏音精”)。初步考证位于今阳高县友宰镇前贵仁村北约米处。(,山西文物局)

首先从方位考量,该处符合注文“水又东,迳狋氏县故城北”的方位描述。其次前贵仁村遗址位于桑干河西岸台地上,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火烧岭附近所发现的最具规模的汉遗。(《山西古今地名词典》认为:代郡狋氏县故治在今广灵县城西北30公里火烧岭附近)其三,从距离考量,该处距离高柳故城相去约55公里(约合北魏里)与《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百三十里”的描述大致相当。其四、按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狋氏故城,当在广灵西北六十里六陵山阴”考量,前贵仁村汉遗亦恰位于六陵山之阴,在今广灵县城西北约33公里处。

水又东,迳道人县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之道仁也。《地理风俗记》曰:初筑此城,有仙人游其地,故因以为城名矣。今城北有渊,潭而不流,故俗谓之为平湖也。《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所未详也。

西汉高柳故城即今阳高县城北李官屯遗址。

汉高柳故城李管屯遗址位于今阳高县龙泉镇李管屯村。据考古工作者测量遗址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分布面积约62万平方米,属战国、汉代文化遗存。遗址北部残存一段土墙遗迹残长约米,残高约1-2.3米,基宽约5-8米。遗址南部地表陶片散落较多,未发现文化层与灰坑,遗址采集到的陶片有泥质灰陶、泥质红陶、瓦片等。纹饰有布纹、绳纹、抹断绳纹、戳刺纹、瓦棱纹、弦纹、可辨器型有罐等。未发掘。

道人县故城遗址,结合郦注方位及地貌描述初步考证位于今阳高县古城镇古城村南约米山前台地上,面积约42万平方米。(,山西文物局)

孙靖国实地踏勘后认为:“城址西临一道由季节性河流冲刷成的冲沟——犁益沟,该沟向东南方向延伸,指向桑干河。古城村距犁益沟大致米左右。距离桑干河大致15公里。”但他又认为:“汉代是一个普遍修筑城邑的时代,很多乡亭聚邑都有城,所以此城址是否道人县故城一事,因史料不足征,目前只能姑且存疑。”

其实若按郦注所引阚骃《十三州志》:“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的方位表述则古城村遗址绝非道人故城;但倘若更为“道人城在高柳东南八十里”则可初步考量古城村遗址即为道人故城。

首先从方位考量,该处符合注文“水又东,迳道人县故城南。”的方位描述。其次从距离考量,位于古城村西北的李官屯遗址(高柳故城)与之相去约37公里,基本符合“道人城在高柳东南八十里”的距离描述。(按陈梦家先生考证的与北魏接近的北周一里约合今.41米计算折合83北魏里)。其三、从Googleearth卫星鸟瞰,按古城村北所呈现的深绿色地貌(见下图)形态考量,此处在古代应属河沼湖泊范畴,而此点则可从注文“今城北有渊,潭而不流,故俗谓之为平湖也”的描述得到有力印证。

故上述注文所引《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有误当为“道人城在高柳东南八十里”。

……水又东流,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县,东迳平舒县之故城南泽中。《史记》,赵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门予燕,易平舒,徐广曰:平舒在代。王莽更名之曰平葆。后汉世祖建武七年,封扬武将军马成为侯国。其水控引众泉,以成一川。《魏土地记》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代水所出,东北流,言代水,非也。

祁夷水即今壶流河,发源于山西浑源、广灵交界处的石人山一带。

平舒县城故址在今广灵县作瞳乡百疃南堡村西南。(,山西文物局)

平舒县之故城南泽结合Googleearth鸟瞰综合考量约今广灵西洼、稻地村、水神堂附近联袂成片之洼地。

祁夷水又东北,迳兰亭南,又东北,迳石门关北,旧道出中山故关也。又东北流,水侧有故池。按《魏土地记》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池西北有代王台,东去代城四十里。

“兰亭”初步考证约今广灵县蕙花村。该处汉遗北邻壶流河符合“迳兰亭南”之描述。(,山西文物局)

石门关约今广灵东、西石门村一带。

三、《水经.水注》于延水(洋河)流域大同段新考

摘要: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earth等工具着重从空间维度进行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踏勘及相关考古依据等进行细探。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水注》于延水(洋河)流域所涉大同地区历史疑问如:延陵故城、古雁门山、叱险城、参合陂、参合故城、比连泉等进行全新探究。

水出县西山,东迳延陵故城北。《地理风俗记》曰,当城西北有延陵乡,故县也,俗谓之琦城。

延陵故城;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册(中)认为位于兴和县大同夭乡政府驻地南约米的沙河沟地城址即延陵故城所在。

笔者以为值得商榷。

其一,与文献典籍记载不符。按《一统志》:在天镇县北;按清光绪《天镇县志》:当即新平堡。

其二,从方位考量与注文描述不符。按注文“(延乡)水出县西山,东迳延陵故城北”的方位描述,沙河沟地城址(兴和县大同夭),虽勉强而言亦可谓之位于延乡水(西洋河)之北,但大同夭村距延乡水太远了,况中间还隔有高峻广大之苏木山,故无法形成与注文所述之有效方位参照。

其三、爬梳相关考古资料,与天镇新平堡毗邻的内蒙兴和县南湾乡古城村城址不仅与注文“东迳延陵故城北”的方位描述相符,而且亦与《大清一统志》、光绪《天镇县志》等所载吻合。(因古城村毗邻天镇新平堡,故光绪《天镇县志》载为:当即新平堡。)

综合考量延陵故城即今兴和县南湾乡古城村城址。(3,内蒙古文物局)

又东迳罗亭,又东迳马城北。

按光绪《天镇县志》,罗亭:张志在县东北七十五里平远堡。

按注文结合考古资料综合考量,罗亭疑与今天镇大营盘遗址有关。(,山西文物局)

又东注修水,又东南,于大宁郡北,右注雁门水。

大宁郡,按注文“又东南,于大宁郡北,右注雁门水”的方位描述及怀安历史沿革等资料,不少学者认为大宁郡即南忻屯遗址,但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卷(中)将此处判为辽代遗址。

因史料不足征,故大宁郡是否为南忻屯遗址姑且存疑。

《山海经》曰: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其山重峦叠献,霞举云高,连山隐隐,东出辽塞。其水东南流,迳高柳县故城北,旧代郡治。秦始皇二十五年,虏赵王嘉,以为郡。王莽之所谓厌狄也。建武十九年,世祖封代相堪为侯国。昔牵招斩韩忠於此处。城在平城东南六七十里,于代为西北也。

高柳,秦与东汉为代郡治所,西汉为西部都尉治。高柳故城即今山西阳高县城北李官屯村汉遗;为守御之要地。

雁门山,按注疏本:“山在今阳高县西北”;《大明一统志》:“阳和卫北有雁门山”;清雍正《阳高县志》云门山条:“去城北十里”;综合考量此处《山海经》之雁门山与今阳高县云门山有关。另按百度搜集到的阳高云门山资料:“云门山西段两峰夹一峪,东为猴儿山,西为虎儿山,黑水河穿峪入阳高境内,两山对峙,山势险要”;与《山海经》“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的描述相当,故阳高云门山西段即可视为古之雁门山。

当然值得指出的是注文“城在平城东南六七十里”之方位描述亦应更正为“城在平城东北六七十里”。

雁门水又东南流,屈迳一故城,背山面泽,北俗谓之叱险城。

雁门水即今南洋河上游干流黑水河。

按注文“背山面泽”的描述,结合考古综合考量叱险城即今阳高县太师庄村汉遗。

雁门水又东南流,屈而东北,积而为潭。其陂斜长而不方,东北可二十馀里,广一十五里,蒹葭丛生焉。

此处水潭陂池颇具规模;熊会贞因其邻近代郡参合县所辖疑此陂即参合陂。(会贞按:《魏书序纪》昭皇帝分国为三部,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此陂与参合近,疑即参合陂也。)

按注文“斜长而不方,东北可二十馀里,广一十五里”的描述结合Googleearth鸟瞰考量,今阳高县太师庄村与孙仁堡村之间的大片低洼地约为此陂之范畴。(如下图所圈)

敦水注之。其水导源西北少咸之山南麓,东流迳参合县故城南。《地理风俗记》曰:道人城北五十里,有参合乡,故县也。

敦水通常认为即今白登河;但年版阳高县志提出若按敦水即白登河则与注文山水城郭之方位描述不符,显然质疑是有道理的。

经Googleearth鸟瞰作空间维度校验后,笔者大致有如下论证:

敦水上游即流经阳高县长城村、堡子湾村、张小村的那条白登河大支流(古时以此为敦水干流)。

按注文结合新版地图考量,敦水源出今内蒙丰镇县三羊崖村一带,据此则“少咸之山”与今与云门山西北段有关。

西汉参合县属代郡东汉废;参合故城按阳高县志(年版)即今罗文皂镇莫家堡汉遗。

但笔者以为值得商榷。

首先,从“道人城北五十里”的距离描述推析便难以相符;因为莫家堡汉遗距道人城(阳高古城镇)约32公里(合73北魏里)相去甚远。

其次,从方位考量,莫家堡汉遗虽然符合“东流迳参合县故城南”的描述,但中间毕竟还隔一雁门水。

故参合故城仍待考量。(备注:按注文“东流迳参合县故城南。《地理风俗记》曰:道人城北五十里,有参合乡,故县也。”推析当在今阳高县北徐屯乡与天镇县三十里铺乡一带,但城址不明,疑因其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已为洪水所湮没。)

敦水又东,泌水注之,水出东阜下,西北流迳故城北,俗谓之和堆城。

泌水应为今南洋河支流三沙河;源于今天镇县阳门山主峰溜冰台附近。

和堆城,按光绪《天镇县志》:在县西南十五里三沙河间。而县志所指县西南十五里处三沙河地望,按方位推析当与今之天镇县东沙河、西沙河村有渊源,而附近的于八里汉城址不仅与注文“西北流迳故城北”的方位描述相符亦与县志所载一致,显然恰当其位。(,山西文物局)

又北合敦水,乱流东北注雁门水。故《山海经》曰;少咸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郭景纯曰:水出雁门山间,谓斯水也。雁门水又东北,入阳门山,谓之阳门水,与神泉水合。水出苇壁北,水有灵焉。及其密云不雨,阳旱愆期,多祷请焉。

泌水(三沙河)与敦水(白登河)汇合处约今天镇县上吾其村北,注入雁门水(黑水河)处约今天镇一畔庄村附近。

阳门山位于天镇县境东部。

水有二流,世谓之比连泉。一水东北迳一故城东,世谓之石虎城,而东北流注阳门水,又东迳三会亭北,又东迳西伺道城北,又东,托台谷水注之。水上承神泉于苇壁北,东迳阳门山南托台谷,谓之托台水。汲引泉溪,浑涛东注,行者间一十馀渡,东迳三会城南,又东迳托台亭北,又东北迳马头亭北,东北注雁门水。

比连泉即今天镇县史家窑村东之水泊(从Googleearth鸟瞰,神泉毗邻省道已受污染)。

石虎城,按注文方位描述结合Googleearth及考古资料综合考量即今天镇县张西河汉遗。(,山西文物局)

神泉中之“一水”注阳门水(南洋河)处约今天镇新堡湾村附近;而托台谷水则沿天镇与怀安交界的刘泉庄、张小堡,黄家庄、李信屯一线注入阳门水(南洋河)

1、李晓杰黄学超杨长玉吕朋:《水经注汾水流域诸篇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历史地理》第二十六辑(34--64页)年5月

2、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3年11月,第页

3、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3年11月,第页

4、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中),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第76页

5、《魏书.帝纪第二.太祖纪》

6、《魏书.志第三.天象一之三》

7、见《魏书》卷一百五之三校勘记注一

8、《北史卷一魏本纪第一》

9、《北史卷一魏本纪第一》

10、张志忠:《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晋阳学刊》,8年第2期,第29页

11、《南齐书.魏虏传》

12、张畅耕等:《魏都平城考》,《黄河文化论坛》第九辑,中国戏剧出版社,3年,页54

13、靳生禾;谢鸿喜:《汉匈白登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年第2期,第6页

14、殷宪:《大同北魏宫城调查札记》,《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年第1期,页23-27

15、张畅耕等:《魏都平城考》,《黄河文化论坛》第九辑,中国戏剧出版社,3年,页38

16、曹臣明:《平城考古若干调查材料的研究与探讨》,《文物世界》,4年04期,第10页.

17、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中),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18、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中),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19、张志忠:《秦汉代郡平邑城址初探》,《文物世界》9年第一期,第17页

20、靳生禾、谢鸿喜:《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与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年11月,第1页

21、资料来源:阳高县文物保护所全国第三次文普资料

22、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中),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第94页

23、孙靖国:《晋冀北部地区汉代城市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七集,2年8月

24、刘维毅:《山西古今地名词典》,三晋出版社,9年9月,第76页。

25、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中),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26、山西文物局:《山西文物地图集》(中),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27、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3年11月,第页

28、清光绪《天镇县志》,第页

29、内蒙古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3年11月,第页

30、光绪《天镇县志》第页

31、山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中国地图出版社,年12月,第页

32、摘自网络:张家口在线:怀安县历史沿革

33、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年,第页

34、《水经注疏》第1页

35、阳高县文物管理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

36、清雍正《阳高县志》,第49页

37、山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省分册(中),中国地图出版社,年,第94页

38、《水经注疏》第页

39、认为郭海主编《阳高县志》,中国工人出版社,年,第页

40、郭海主编《阳高县志》,中国工人出版社,年,第页

41、清光绪《天镇县志》卷二河堆城条

42、山西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省分册(中),中国地图出版社,年,第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