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史林
内容提要:
南齐武帝萧赜晚年信重佛法,为之“御膳不宰牲”,又以此为由拒绝领军将军王奂“车驾幸府”之请求。而王奂此举,实缘于枳园寺沙弥法匮得“二果”之“灵迹”,王奂以祥瑞奏闻,萧赜亲临并“会僧设供”,王奂遂于枳园寺起五层塔。这种“献瑞+皇帝亲临+造塔”模式,直接开启永明七年越州、会稽两地献瑞以及围绕祥瑞开展政治宣传。随着敬奉日笃,萧赜下敕禁断钟山、玄武湖渔猎,罢射雉,断卖鸟雀,后又下敕每月的六个斋日断杀,临终遗诏仍强调灵上勿用牲祭。在逐步增加自身断杀力度的同时,不断扩大“断杀”范围,皇帝自身的宗教实践,逐渐成为国家行事,开始影响士庶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永明中后期的政局走向。
关键词:
齐武帝晚信佛法御膳不宰牲断杀
南齐武帝萧赜(-),建元四年三月至永明十一年七月(-)在位,其间南北基本相安无事,江海晏安,可称得上永明盛时。关于萧赜与佛教的关系,学界早有探讨,但并不全面,也未深入展开。①笔者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