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背叛内斗不止,刘宋王朝的悲剧始末

南朝宋(公元-年),也称“刘宋王朝”,是东晋灭亡后江南出现的第一个政权,

是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的王朝,

也是宋武帝刘裕奔波一辈子辛苦打下的江山。

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路打拼,

历经数次生死才坐上皇位,这份家业实属来之不易........

不过,他的后代子孙就比较遗憾了,多是平庸无能之辈,

还“只知骄奢淫逸”,孩子生得一代多过一代,却“不思振兴社稷”,素质越来越差,

更是喜欢争权夺利,互相内讧、骨肉相残,

九位皇帝,死于非命的比例却很高,父子、兄弟、子侄之间动不动就灭族抄家,

最终被权臣萧道成篡取了政权。

01从底层打拼,逆袭成了开国之君

刘裕,小名寄奴,刘宋王朝的开国之君,一直被后世认为是当之无愧的“南朝第一帝”,

但是民间更愿意称呼他为“战神”。

论出身的话,刘裕跟西汉皇室还算是亲戚关系,他是楚元王刘交(刘邦异母弟)的二十二世孙,

但毕竟隔了几百年了,刘裕祖上这一支早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的时候就成了平民。

匪夷所思的是刘裕的家境,

据《资治通鉴》说刘裕出生后,其父“家贫,将弃之”,刘翘因为家贫差点将他丢弃了,

但是,刘裕的祖父可是当过东安太守的,父亲刘翘还是本郡功曹,

即使算不上士族,也不应该是“家贫”才是,

更何况刘裕的生母可是平原太守之女赵安宗,标准的千金小姐,

在一个普遍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若只是跟西汉皇室沾亲,日子却过得穷苦,

太守怎么会把女儿嫁入这样的人家呢,毕竟当年刘备卖草鞋的时候也没能娶来千金小姐,

刘裕的父亲可不只娶了太守之女,他的继室夫人还是御史的孙女、县令的女儿萧文寿,

从这一点来说,刘裕的家庭应该算是个当地的小富户才是。

至于刘翘想扔掉刘裕,更像是因为妻子赵安宗在生完刘裕后雪崩而亡,

伤心不已的他,迁怒在了这个本来让他欣喜若狂的儿子身上,

幸好,刘翘的同族兄弟刘万夫妻撞见了此事,将刘裕救了下来,带在身边养育了一段时间,

否则就不会有未来的宋武帝了。

萧文寿在为刘翘生下两个儿子刘道怜和刘道规后,

终于说服丈夫将刘裕接到了身边悉心养育,这也无怪乎刘裕对继母为何那么孝顺了,

合格的后妈。

不幸的是,这样其乐融融的日子没过多久,正当盛年的刘翘却猝然去世了。

一家人的生活顿时就陷入了困境,

萧文寿没有改嫁,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拉扯着三个孩子,

史书上说刘裕种田捕鱼,还卖草鞋,应该就是从这之后开始的,家里的孩子他年纪最长,

也不愿意继母一人辛劳,所以自发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

虽说刘裕没念过什么书,但是有这样一位家世良好的继母教导,不至于走上邪门歪道,

哪怕是为了贴补家用扎进了赌场,也没沦落到嗜赌成性的地步。

相传,刘裕跑到京口竹林寺休息时,一名路过的僧人不经意间竟瞥见他身上幻出五色龙章,

不禁大惊失色,刘裕嘴上说他看花了眼,但也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据《南史·宋纪》说,刘裕之后找到了当时一位比较有名的“占墓大师”孔恭,

带他看自家的祖坟,孔恭仔细看过后说“非常地也”,刘裕听得是心花怒放,

不过孔恭又不傻,又不是无主之坟,墓主人姓刘还猜不出来几个意思么,肯定要说好话的,

但是呢,刘裕应该是从这个时期起,内心有了出人头地的欲望。

有趣的还是一种名叫“刘寄奴”的草药药名的传说:

据说刘裕砍柴的时候,射伤了一条巨蛇,等到第二天他再次来到砍柴的地方,竟“偶遇”了几名童子在捣药,

刘裕感觉很奇怪,于是凑过去一打听,这才知道刘寄奴,也就是自己射伤了“蛇精”,

童子正捣鼓敷上就能让大蛇痊愈的药呢........

刘裕见状心里有点发毛,担心遭到大蛇的报复,于是又探口风问童子:你们大王为啥不杀了刘寄奴呢?

童子白眼一翻对他说:刘寄奴日后要做皇帝的,谁敢杀他?

刘裕一听,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胆气,大喝一声:我就是刘寄奴!

众童子一听,顿时吓得四散逃跑,药也顾不上拿了,就被刘收归己有了,

后来刘裕沙场征战,都用这种药疗伤,人们因此给这药草起了个名字,就叫“刘寄奴”。

两晋时期不乏这种光怪陆离的传说,大多都是“锦上添花”的民间故事,不过也说明刘裕不甘心默默无闻一辈子,

因此,他后来选择去投军,想闯出一片天地来,于是就成了北府兵里的小小士兵,跟着将军孙无终开始了戎马生涯,

由于他表现突出,很快就从一堆小兵中脱颖而出升为了司马,之后又被刘牢之要走,当了他的参府军事,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哪来那么多“祖坟冒青烟”的事,

每个人都是要经过努力让自己发光,才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刘裕跟随刘劳之的时候,正是孙恩造反的时候,

这一天,刘劳之派刘裕带着几十人去打探孙恩部队的行踪,

比较倒霉的是,刘裕一伙人很不巧就碰上了孙恩的人马,

刘裕一看,好家伙,对面起码得几千个敌人啊,跑也跑不了了,干脆就豁出去了,抄家伙就冲了过去,

这就如同鸡蛋碰石头,很快刘裕身边的人都倒下了,刘裕也被挤下了河岸.......

另一边刘牢之看刘裕许久未归,便派自己的儿子刘敬宣率军出来寻找,

正好就目睹了难以置信的一幕:刘裕一个人挥舞大刀,追着数千名敌人跑........

刘裕一战成名,留下了“裕独驱数千人”的“传说”........

此后更是步步高升,他带着北府兵的寒门素族们,在纷乱的局势中逐渐“杀”出了声势,

先后又为朝廷消灭桓玄、击败卢循、赶走司马休之、摧毁南燕和后秦,

成为了东晋王朝的实权人物之一,

若不是为满足图谶所说的“昌明之后有二帝”这一“篡位条件”,恐怕刘裕早就取代司马氏了,

直到他杀掉晋安帝司马德宗、又立司马德文为帝,时机成熟了,

才在公元年命令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让司马德文抄写后宣布“禅位”,

东晋至此灭亡,刘裕代晋建宋,逆袭成了开国之君。

晋恭帝司马德文的结局比较惨,他早就清楚刘裕要篡位,也坦言:

桓玄之时,晋朝已经完了,靠着刘裕才又延续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禅位是心甘情愿的。

但这并没为他换得一线生机,

刘裕虽然让自己的儿子刘义符娶了司马德文的女儿海盐公主司马茂英,

但是他的心里仍有小疙瘩,

他都快六十岁了,儿子才十几岁,司马德文三十五六岁正当壮年,他怎能安心呢?

可叹命运不济,司马德文的境况远不如有着同样经历的汉献帝和魏少帝,

起码汉献帝禅位后又活了14年,魏少帝禅位后也活了38年,

唯独他禅位后只过了一年便遭了毒手。

刘裕即位后,为了防止出现东晋王朝皇权衰微、门阀大族操纵政权的状况,

规定只能由皇子或者宗室近亲作地方刺史,牢牢地将州镇控制在了皇室手中,

而高门士族只能担任州府僚佐;

为了避免诸王、刺史威胁朝廷,又委派亲信去作“典签”,名义上是代刺史批阅公文的小吏,

实际上刺史的生活、行动都要受典签的控制。

这一条款确实扼制了门阀操纵政权的情况,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正所谓“权之所在,利之所归也”,君臣、父子、兄弟间的斗争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岂是通过“典签”就能解决这个矛盾的?

反而收到的“报告”多了,更容易让自己陷入猜忌之中,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过,刘裕也没有机会了,他只做了两年的皇帝便因病去世了(公元年)。

他在临终前,任命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四人为顾命大臣,

来辅佐皇太子刘义符。

然而,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失败的托孤事件了,

刘裕不会想到,他刚死不到两年的时间,

他的顾命大臣们,就将他的儿子刘义符从皇位上“拖”了下来.........

02匪夷所思的“废帝”事件

宋少帝刘义符,是刘裕的长子,登基的时候虚龄也17岁了,生母为刘裕的妾室张阙张夫人。

刘裕的姬妾们,共为他生下了七个儿子,

分别是:刘义符、刘义真、刘义隆、刘义康、刘义恭、刘义宣、刘义季。

史书说刘义符为太子时,就好狎呢群小(亲近小人)、游戏无度,

总之难当重任,

奇怪的是,这个儿子什么样刘裕自己不清楚么,为何还要把皇位传给这样的继承人呢?

更奇怪的是,顾命大臣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刘义符给废黜了,

此后更是异常顺利地诛杀了刘义符,

恐怕也只有南朝刘宋王朝才会发生皇帝因为“贪玩”丢掉皇位又送掉性命的奇葩事了吧,

刘义符可是正统的皇帝,才刚登基不到两年的时间,考察期也太短了一些吧,

即使顽劣,顾命大臣的责任不就是进行监督和教育么,

就这么凉了,莫非有什么隐情?

值得注意的是,刘义符的皇后是司马德文的女儿,会不会有这个因素呢?

刘义符被废黜后,按顺序应该立刘裕的次子南豫州刺史庐陵王刘义真为帝,

可是这位皇子与文士谢灵运、颜延之、慧琳等人交好,向来与徐羡之等人关系不怎么样,

刘义真还说过“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做西豫州都督”的话,

徐羡之等人要保住权力地位,自然不愿意立他做皇帝。

于是在废帝前,就先一步将刘义真废为庶人了,之后连他同刘义符都杀了........

发生这么大的事,竟然在刘宋王朝内部,如同小石头丢进湖面,轻轻打了几个圈就恢复平静了,

宫内宫外没有波澜,

此时,太皇太后已经去世了,

无论是张太后还是司马皇后,根本就没有任何话语权,眼睁睁看着刘义符被拖走........

但是,会稽长公主刘兴弟为何没有什么举动呢?

刘裕的结发妻子臧爱亲(武敬皇后),早年跟着穷苦潦倒的刘裕吃了不少苦头,

婚后不久,臧爱亲就为刘裕生下了一个女儿刘兴弟,

不过刘裕也没尽多久父亲的责任,便离开妻女投向了军营,

在刘裕浴血拼搏的岁月里,臧爱亲一边侍奉婆母拉扯女儿,

一边又时常陷入对丈夫的担忧之中,

好在刘裕发达后,并没有嫌弃人老珠黄的发妻,也没有因为发妻没生下儿子就没了情意,

臧爱亲也没因为丈夫发达就变得奢侈,一如既往地过着俭朴的生活,

可惜的是,她没等到丈夫称帝的那一天便去世了,

深感痛心的刘裕,称帝至死都未设皇后,仅仅妾室都封为了妃嫔,

刘裕很疼爱长女,将她封为了会稽长公主,

这位公主在刘宋王朝初期的宫廷中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

她的认知比蜜罐中长大、年龄幼小的弟弟妹妹们,懂得要多多了,

臧爱亲去世之后,刘裕的公府、王府、乃至皇宫,主管一切家事的,

不是刘裕的姬妾宠妃,而是他的女儿刘兴弟。

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刘裕对自己的女婿徐逵之也是十分重视,

在皇子们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

徐逵之就已经跟随老丈人刘裕征战奔波了,

不过他后来死在了战场上,留下的两个儿子徐湛之、徐淳之,仍能得到外祖父的喜爱。

可会稽长公主也选择了旁观.........

显然,这场“废帝”事件远不如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寒门出身的刘裕,重用的也多是寒门子弟,

四位顾命大臣中,除了谢晦出身于门阀大族谢氏,

其余三人,徐羡之是“中才寒士”;傅亮是“布衣诸生”,檀道济都出身于寒门,

反观刘义真亲近的谢灵运,不必说出身于谢氏;

颜延之的出身虽比不得谢氏这样的家族,但也是随晋室南渡的门阀之一;

这些门阀家族此前一直掌握着东晋的政权、军权,

自刘裕后,门阀大族的权力才开始受挫,取代他们活跃在政坛的都是寒门素族,

刘裕的两个纨绔儿子被杀,很可能是他们都亲近门阀大族,引发寒门争夺权力的结果。

徐羡之、傅亮,以及后加入的谢晦、檀道济、王弘几人废少帝后,

迎立刘裕第三子荆州刺史宜都王刘义隆为帝,即宋文帝,改年号为元嘉。

03宋文帝,死在了两个宝贝儿子手上

徐羡之等人以顾命大臣的身份对两个皇子下此毒手,当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文帝刘义隆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呢,

但他不动声色,哪怕是徐羡之、傅亮主动要求归政,刘义隆也是故作推辞,等他们上了三次表,才答应他们的请求,

这给徐羡之、傅亮造成了“安然无恙”的错觉,从而就放松了警惕,

直到元嘉三年(公元年),他们才为自己的“逆天”行为付出代价,文帝坚决要消灭徐、傅、谢三人,却不打算追究檀道济、王弘,

徐羡之、傅亮就这么被杀了,谢晦虽然被迫反叛,但也被檀道济擒杀。

檀道济虽然逃过了一劫,但十年后仍因为宋文帝的猜忌而被杀,几个儿子也全部遇害,

宋文帝刘义隆此举,历来被史家称为“自毁长城”之举,饱受批判,当然这是后话了。

解决了徐、傅、谢的问题后,文帝着手整顿吏治,称得上一位明君,

宋文帝先后任用门阀士族人士王弘、王濬首、殷景仁、范晔、庾炳之、徐湛之、何尚之等人参与大政,

又利用他们相互牵制,

文帝又采取的一系列益于发展生产措施,

使得这一时期被后人盛赞为“元嘉之治”。

这期间,裴松之完成了《三国志》的注解,范晔也完成了史学巨著《后汉书》。

但是统治者之间矛盾重重,却是与“元嘉之治”的美称很不协调的。

我们先说一下宋文帝的后宫。

宋文帝的发妻是左光禄大夫袁湛的女儿袁齐妫,她为文帝生下了皇太子刘劭和女儿东阳献公主刘英娥,

袁家条件不好,袁皇后经常要向丈夫要钱贴补娘家,

不过宋文帝很节俭,每次给妻子的钱都不超过三五万,布三五十匹。

原本袁皇后还未觉得有什么问题,直到某一天听说文帝宠爱潘淑妃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

袁皇后想验证一下是不是真的,于是就拜托潘淑妃找文帝索要三十万钱,

然后,悲催了,文帝果不其然就给了潘淑妃,

打这时候起,袁皇后就病了,对丈夫有了怨恨,更悲催的是这一气竟把自己给气死了.......

临终之前,看着宋文帝很久,一句话都没说,伤透了心。

潘淑妃生得美貌,起初是没机会得到宋文帝临幸的,

但是她心机颇深,得知宋文帝有驾羊车巡幸后宫的习惯后,就在自己宫门口的路面上洒水咸水,

引得小羊舔着地面不肯前进,这才得到被宋文帝宠幸的机会,她生下了始兴王刘浚。

袁皇后去世后,宋文帝的后宫里,做主的其实算不得是潘淑妃,而是刘兴弟,

文帝本人也对这个姐姐很畏惧,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屡见不鲜,

弄得宋文帝手足无措,基本上是对这个姐姐也是言听计从的。

不过会稽长公主对皇帝弟弟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当时文帝生病,将政务都交给了四弟刘义康处理,谁知刘义康感受到权力后,渐渐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他的亲信刘湛等人更是谋划着拥立自己主子称帝。

结果事情泄漏,宋文帝杀了刘湛,又将弟弟刘义康贬出了京城,

刘兴弟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跑到皇宫里嚎啕大哭,因为她的儿子徐湛之跟刘义康来往密切,

徐湛之自然也在刘义康党羽的名单之上,

她这么一哭,刘义康和徐湛之都保住了性命,但是刘义康不甘心,又惦记谋反夺位,

好在徐湛之这一次学了乖,此时刘兴弟已经去世了,也没人能再护着自己了,

于是跑到文帝面前告发了此事,最终刘义康被监禁后被处死,

这一次兄弟反目,仿佛也预示了刘宋王朝内部再难恢复平静.......

宋文帝万万没想到,最后给他致命一击的,会是自己最宠爱的两个儿子。

袁皇后与潘淑妃是争宠到死的一对情敌,

她们的儿子皇太子刘劭和始兴王刘浚关系相处得很好,也是很奇葩了。

刘劭和刘浚,有共同的爱好——玄学,

本来这两个儿子都是受宋文帝喜爱的,但是刘劭反对元嘉北伐,与宋文帝产生了矛盾。

于是就听信了女导师严道育的鬼话,打算用巫蛊之术“咒”死文帝,

不料这事暴露了,文帝也生起了废掉太子的想法,

还没等文帝动手,刘劭和刘浚就带着人马率先发起了政变,闯进宫里杀掉了父亲,

刘劭自立为帝。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说一下文帝后宫中的另一个女人淑媛路惠男。

路惠男也是一位生得非常美貌的女人,因此在史书上特别强调她是以“色貌”入选后宫。

不过,她既没有袁皇后的端庄,也没有潘淑妃的心机,

反而还随着年龄渐长容颜衰退后,很快就失宠了,史书上说她主动要求跟随儿子刘骏到封地生活,

也备不住“美饰”一下此事,实际的情况可能是文帝将她打发走的,

其实她当时不过还是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远远达不到“色衰”的年纪,

宋文帝对她的儿子刘骏也未曾有过什么偏爱,很可能也是因为路惠男的缘故.......

不过,路惠男却是后妃中如假包换的幸运者,

因为随子出镇外藩,她逃过了这一场宫闱流血政变,甚至还成了太后.....

04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刘骏

武陵王刘骏,虽然不是宋文帝喜爱的儿子,但他文武双全、精于骑射,重要的是掌握着兵权,

刘劭弑父篡位后,将刘骏封为了征南将军。

可对于刘骏来说,这就是一场笑话了,他可是宋文帝的第三子,本来是无缘皇位的,

如今前面的两个哥哥竟然干出了弑父这种有违人伦的事,

假如借“弑父”之名将他们翦除,那么刘宋王朝的皇冠就该戴在自己的头上了

白白送上门的机会,岂会让它再溜走呢?

于是他起兵征讨刘劭,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就除掉了刘劭和刘浚,刘骏入主建康城,是为宋孝武帝。

刘骏的皇位,算得上是名正言顺的,此前也颇有威望,本来该是一位年轻有作为的地位,

谁知他一坐上皇位就原形毕露,做出令世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

路惠男成为了太后,难免有不少命妇、宗室诸女前往拜见,

可万万没想到,她们这到成“羊”入了刘骏这个皇帝的“虎口”,据说刘骏在自己母亲的寝宫里就胡来,

但凡有点姿色的女子,没一个能逃过他的侵害,

甚至有人怀疑他与自己的生母都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不过这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了,

史官毕竟也无法证实,只说是“宫掖事秘,亦莫能辨也”。

大臣的妻子们吃了亏,也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家里,

偏偏南谯王刘义宣的几个女儿也遭了殃,

这可是刘骏的堂姐.......

据说刘骏还把这几个姐姐留在了皇宫里,不让她们回家,

这下想瞒也瞒不住了,刘义宣觉得自己成了世人眼中的笑话,干脆就起兵造反了,

当然,这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原因,

刘义宣当时手握重兵,平日里专横跋扈,也不将皇帝侄子刘骏放在眼里,

他与刘骏之间早晚都是要撕破脸的,

刘义宣反叛应该属于名不正言不顺的,似乎史书记载的刘骏的恶行也不是很真实,

否则,命妇的丈夫们为何还要忍气吞声,不去响应刘义宣呢?

这其中的缘故也可能并不像史书记载得那么简单,

很多真相早就掩盖在历史的尘埃里了,是是非非每个人心中自有定论。

刘义宣的造反,最终以失败告终,刘骏把刘义宣和堂兄弟们杀了个精光,

但是把刘义宣的女儿,也就是自己某个美貌非凡的堂妹带进了皇宫,还声称是她原本是殷琰的女儿,被刘义宣收做义女的。

也就是宋孝武帝后宫中有名的“殷淑仪”,

这对堂兄妹一连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不过殷淑仪因病早逝了,伤心欲绝的刘骏特地为她打造了一具“通替棺”,就是随时能拉开的那种棺材,

更是哭得死去活来,因此刘骏在民间故事中也被认为是有“恋尸癖”的。

路太后也因为没有教养好儿子,一度被认为是空有美貌却没品德的女人,

前提是,史书上记载的事情为真的话,我们也不可能“穿越”到那个年代去鉴别真伪了,

刘宋王朝的奇葩事岂止是这一桩。

无论她是否教育过自己的儿子,她却借着自己的身份为娘家谋了不少福利,

路家也开始嚣张跋扈起来,路太后的侄子路琼之因为被琅琊王氏出身的王僧达嘲笑,

还说他家过去有个马夫就叫路庆之,因此对王僧达怀恨在心,

王僧达不知道“祸从口出”的危害,

最后上了一起巫民妖僧勾结官员谋反事件的名单上,丢掉了性命。

然而,路家的好日子也没有过很久,

大明八年(公元),三十五岁的刘骏病逝,长子刘子业继位为帝。

05荒淫的刘子业

北魏史书记载,多极力抹黑南朝皇帝,或可说空穴来风,

然而其子刘子业,比之乃父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个地地道道的禽兽皇帝,

从亲姑妈到同胞姐姐山阴公主,总之是一概都没放过,

更是将自己的三个叔叔湘东王刘彧、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佑用竹笼装起来,

关到猪圈污水中生活,

肆意折磨,湘东王刘彧便是此时,获得“猪王”称号,若不是建安王刘休仁急中生智加以劝说,

刘彧还险些就要被刘子业送进御厨房杀掉........

刘子业很凶残,嗜杀成性,

杀掉了叔祖刘义恭及其四个儿子;

杀掉了大臣柳元景并其八子、六弟及诸侄;

杀掉了大臣颜师伯并其六子;

杀掉了会稽太守孔灵符、宁朔将军何迈、三朝元老大臣沈庆之、领军将军王玄谟;

也杀掉了异母弟刘子鸾、刘子师及其妹妹.......

毫无人性的刘子业,更是曾当着叔叔建安王刘休仁的面,

让左右侍从强暴刘休仁的生母杨太妃,

也曾召集所有妃子、公主排列在自己面前,然后让侍从肆意强暴她们,可谓人神共愤。

路太后也管不了这个孙子,也没在刘子业所有的癫狂举止中为皇室子孙们做过任何努力,

反而在病重时,还想见刘子业,

刘子业却以“病人间多鬼,可畏,那可往!”为由,拒绝前去探病,气得路太后也对这个孙子彻底寒了心。

好在,湘东王刘彧忍辱负重,终于等到机会派人将他暗杀了,

这时的刘子业不过十七岁……

竟不知小小年纪为何能残忍成这个样子,难怪有人说是路太后的血脉问题,

儿孙都是这么乱七八糟.......

刘子业死后,一度被刘子业凌辱为“猪王”的湘东王刘彧登上了皇帝宝座,是为明帝。

06刘彧大开杀戒,铲除同姓皇族

若说宋孝武帝刘骏剪除宗室,和宋明帝刘彧比起来,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宋明帝刚即位时,晋安王刘子勋、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反对,

还有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以及许多地方郡守都起兵响应,

可以说他这皇位来的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免不了一轮艰苦大战,

最后还是刘彧获胜,为避免夺位事件重演,刘彧随后杀掉了刘骏的所有儿子..........

之后,又开始向自己的弟弟们开刀:

先是命人将晋平王刘休祐从马上挤下来殴打致死;

继又毒死建安王刘休仁;

哪怕胆小的巴陵王刘休若也未能幸免;

唯独劣迹斑斑的桂阳王刘休范得以保全生命.........

刘彧生活奢靡无度,曾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与群臣百官观看女子的裸体表演,

唯有皇后以扇掩面,还被骂了出去。

悲催的还是路太后,早年的时候刘彧生母病逝,被路太后收养了,

她虽然保住了太后之位,刘彧称帝之后对她也很“孝顺”,

但其中的苦涩也只有自己知道了,毕竟自己的亲孙子都被这个养子杀光了........

没过多久,路太后也去世了,刚刚五十五岁的年纪,她是否是正常死亡呢?

据《南史》所说,路太后想要帮助孙子刘子勋夺得皇位,还故作亲昵地将养子刘彧请到了宫中赴宴,

准备用毒酒杀掉刘彧,不料正当刘彧要饮下毒酒的时候,身边的侍从却暗暗用力拉扯他的衣襟,

刘彧因此逃过一劫,这杯毒酒最终被逼进了路太后的口中,

为了掩饰此事,刘彧仍然为她按礼制办理了丧事,

只不过那座她最后归宿之地的修宁陵,可就简陋马虎得很了。

刘彧在位仅6年,便于公元年病逝了,临死之前没忘送给大舅子王景文一杯毒酒,

唯恐他会对年幼的儿子不利......

刘彧去世之后,年仅十岁的太子刘昱继位称帝,

他也将成为史上年龄最小的暴君。

07史上年龄最小的暴君刘昱

刘昱继位称帝后,也是个生性凶狠的小暴君。

他自小就不爱学习,只爱玩乐,

随着年龄增长,更是“天性好杀,以此为欢,一日无事,辄惨惨不乐........”

他喜欢在市井闲逛闲逛,遇到一户人家产妇正在生产,

刘昱居然闯了进去,一把将婴儿给拉了出来,产妇惨死,婴儿也被刘昱扔在地上一脚踩碎……

刘昱还喜欢在路上随意刺杀行人或牛马驴狗,百姓见了他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他的母亲陈太妃本想管教一下他,谁知他竟打起了毒杀生母的主意,

幸好左右劝他说若是杀了太后,就不能出门肆意玩耍了,

陈太妃这才躲过一劫.......

也有人说,这八成是“讹传”,小小年纪能做出这么残忍的事么?

现存的史料也难以辨别真相了,

谁也不愿意相信他小小年纪就一肚子“坏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当时刘昱还未亲政,把持政权的是阮佃夫、王道隆和杨运长等人,

此时的刘宋王室基本上是人丁凋零了,只有幸存的刘休范是刘昱唯一在世的叔叔,

刘彧虽然没有杀他,却也将他排斥在了权力之外,

这使得刘休范看到朝政被外人把持后,心里很不舒服,

于是他准备了两年后,在元徽二年(年)五月以"清君侧"为名举兵,

可惜的是,他失败了,

更悲哀的是,他死后朝政已完全由异姓大臣所控制,刘氏江山已是回天乏术.........

刘休范的叛乱,还为萧道成进入权力中心提供了契机,

萧道成因平叛有功,在民间取得巨大的声望,积累起强大的政治资本,更是升任中领军,与袁粲、褚渊、刘秉共掌朝政,

而他也正是因为担任中领军,成为禁军最高长官,

掌握了整个京师地区的禁卫军权,由此开启了代宋建齐的创业进程。

俗话说,养个孩子你教育不了,自然有人替你教育,

刘昱这残忍的性情,

终于惹恼了中领军萧道成这个本就有野心的人,和杨玉夫:

刘昱此前跑到萧道成家里,照着他的肚皮射了一箭;

还在七夕那天,让杨玉夫在院中守着织女渡河,若看不到就要将其杀掉。

杨玉夫感到大祸临头,当夜便和杨万年潜入殿内,用刘昱放在床头的防身刀将熟睡中的刘昱斩杀,将首级送至萧道成处,

十四岁的刘昱,就这样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后被称为宋后废帝。

刘宋帝室自相残杀的局面,也就此结束了。

08宋顺帝刘准的“哀鸣”

刘昱死后,刘准在萧道成的拥立下即位,是为宋顺帝。

名义上他是皇帝,实则是“傀儡",全部权力都被萧道成掌握着。

这样的日子不过两年之久,萧道成在消灭了尚书令袁粲和荆州刺史沈攸之等人后,

上演了一场禅让剧,让宋顺帝把皇位让给他。

可怜的宋顺帝自然落得被杀的下场,他在临死前哀叹: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一句话道尽了刘宋王室的悲哀........

萧道成杀刘宋宗室子孙也是很残酷的,据《南史·宋本纪下》所说,“宋之王侯,无少长,皆出死矣。”

都被萧道成杀光了。

萧道成曾告诫他的儿子说:“宋氏若不骨肉相践,他族岂得秉其衰敝。”

其实想想,确实如此,这是刘宋王室自相残杀的恶果,萧道成不过是趁虚而入的人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