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建康道及职官研究三题(下)
童达清
二、九路十七史
江东道按察司、江东道廉访司在宁国路设立近七十年,从今天看来,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大德九年()组织下辖各路儒学翻刻正史,这就是中国出版史上影响深远的“九路十七史”。“九路十七史”皆以宋代善本为底本,保存了宋刻本的本来面目,错误很少,文献价值极高,故历代藏书家均视为千年难遇的珍宝。
江东道翻刻十七史之缘起,我们从太平路刻《汉书》孔文声跋可以看出:“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以十七史书艰得善本,从太平路学官之请,徧牒九路,令本路以《西汉书》率先,俾诸路咸取而式之。”江东道廉访副使伯都(一译作“巴图”、“拜都”)具体负责刻书提调事宜。
此次刻书虽然由太平路儒学首先发起,而最早付诸实施的则是宁国路。
江东宪副伯都公语谦曰:“浙西十一经已有全版,独十七史则未也,今文移有司董其役,庶几有成。”谦应曰:“此盛举也。”宛陵郡学分刊《后汉书》,自大德己巳孟夏刻梓,至仲冬书成版,计二千二百四十有奇,字计一百二十余万。郡侯谨斋夏公力赞其成。(宁国路刻《后汉书》卷首教授云谦跋,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六)
宁国路儒学始刻于大德九年四月,而太平路始刻于五月六日,相较早一个月。
“九路十七史”的具体分工、刻书情况,由于史料缺乏,历来众说纷纭,今据相关史料逐一作一梳理。
1、饶州路刻《史记》一百三十卷
此刻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三字。注文小字双行,行二十三字。白口,四周双边。此刻今残存十五卷,藏于国家图书馆。
2、太平路刻《汉书》一百二十卷
始刻于五月六日,竣工于十月二日。由太平路教授孔文声负责校刊,太平路总管府判官刘遵督工。每卷首题曰“太平路新刊汉书”,框高22.8厘米,宽16.7厘米,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细黑口,四周双边。此本明朝曾藏于晋王府,清入宫中,今国家图书馆仅藏残帙四十七卷。
3、宁国路刻《后汉书》九十卷、司马彪《志注补》三十卷
始刻于四月,竣工于十一月。宁国路教授云谦负责校刊。此刊乃翻刻宋景祐监本,白口,双边,框高22.2厘米,宽16.2厘米,蝴蝶装。卷首刻有“景祐元年九月秘书丞余靖上言”、“大德九年十一月望日宁国路儒学云教授任内刊”二行,每卷后或题“张栗、伯颖校正”,或题“张栗同李善继校正”,或题“张栗、王鳌叟校正”,或题“张栗同胡大用、程绍庆校正”,卷四十末题“宁国路学正王师道校正”。校正者还有李荆安、张能官(在张栗下加一“孙”字,当为张栗之孙)等。今残存《后汉书》三十卷、《志注补》十四卷,原藏日本内阁文库,今藏国家图书馆。
4、池州路刻《三国志》六十五卷
是刻翻宋衢州本,成于大德十年。每半叶十行,行大字十九,小字双行,行二十一、二字不等。卷首有朱天锡跋:“自经止获麟之后,马迁以纪传易编年,历代信史流传,不忝董狐之笔。厥今奎运昌隆,文风丕振,江左宪台命诸路学校分派十七史锓梓,池庠所刊者《三国志》。池之为郡,士类率多贫寠,学计岁入寡赢,是举几至中辍。总管王公亢宗奥学宏才,慨然以化今传后为己任,表倡之下,其应如响,用能鸠工竣事,不劳余力。郡学博士孔淳孙式克奉命董提,以底于成。隶也浅见谀闻,嘉与稽古之彦,身际斯文鼎新之幸会,敢拜手书于左方。大德丙午日南至,前进士、桐乡朱天锡谨跋。”此本今藏上海图书馆。
5、信州路刻《北史》一百卷
此刻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黑口,四周双边。此刻实为合刻本,卷一至卷五十为信州路儒学,卷五十一至卷七十二为象山书院,卷七十三至卷八十为蓝山书院,卷八十一至卷八十三为道一书院,卷八十四至卷九十为玉山县学,卷九十至卷九十六为弋阳县学,卷九十七、九十八为上饶县学,卷九十九、一百为贵溪县学。
6、广德路刻《南史》八十卷
其序曰:“今江东甚幸,际遇绣衣部使者拜都廉使暨县府诸公勉励一道儒学,分刊十七史。桐川偶有《南史》,以学廪不敷,劝率诸儒摹匠锓梓,时重其事,荷郡侯吕公师皋提纲于先,继蒙郡同知张公元翼偕僚属振领于后,遂成此书。”
此刻十行二十二字,版心上白口,记字数,下细黑口,记刻工姓名。计有“古杭良卿刊”“古杭占闰”、“桐学儒生赵良谨书”、“自起手至阁笔凡十月”等,可见广德路刻《南史》的刻工多来自于杭州,其竣工时间当在大德十年。
7、瑞州路刻《隋书》八十五卷
版心有路学、浮学、饶学、尧学、番泮、余干、乐平、平州、初庵书院、忠定、锦江、长芗等字,陸心源《元瑞州路隋书跋》释曰:此本虽无序跋,以版心字推之,则瑞州路刊本也。其曰路学者,瑞州儒学也;浮学者,浮梁县学也;饶学者,饶州学也,尧即饶之省文;番泮者,鄱阳学也;余干者,余干学也;乐平者,乐平州学也,故又曰平州。元初饶州、乐平、浮梁、余干皆为州,仍隶瑞州路,至元十四年饶州始升为路,《隋书》刊于大德乙巳,故仍隶瑞州。忠定、锦江、长芗,皆书院名。忠定书院在余干县琵琶洲,赵忠定与朱子讲道之所,长芗书院在浮梁县。
8、建康路刻《晋书》一百三十卷、《唐书》二百二十五卷
此二刻均未见。据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二,《(新)唐书》前有大德丁未成明瑞序,序后有建康路监造各官题名,则是刻竣工于大德十一年。
9、铅山州刻《新五代史》七十四卷
此本白口,十行二十二字,左右双边,卷末有“宗文书院刊”五字。
九路刻书完成后,其书版集中存贮于建康路儒学(入明后即为国子监)。至正《金陵新志》卷九记载有此次刻书书板的存放情况:“十七史书板,计纸二万三千张。《史记》一千八百一十九,《前汉》二千七百七十五,《后汉》二千二百六十六,《三国志》一千二百九十六,《晋书》二千九百六十五,《南史》一千七百七十三,《北史》二千七百二十一,《隋书》一千七百三十二,《唐书》四千九百八十一,《五代史》七百七十三。”
总计上述九路共刻有十史,也就是说,所谓的“九路十七史”,实际上只是“九路十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有的学者认为,《南史》涵盖宋、齐、梁、陈四史,《北史》涵盖魏、齐、周三史,合朝代总数为十七,非实刻十七种也;也有的学者认为,其他七史未见古今各藏书家著录,实际上“九路十七史”并没有完全刻成。这个讨论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三、《宛陵群英集》中的“丁太初”
我们读《宛陵群英集》中王璋《和疏斋韵送丁太初参议》(卷七)、孙叔远《送监宪丁太初除内省参议》(卷十)等诗,常感迷惑,不知诗中所赠之人“丁太初”究为何人。从诗题看,其人曾任过江东道廉访使,后升参议。然遍查《宁国府志》,并无“丁太初”其人。近日忽然茅塞顿开,方知此一“丁太初”,即指江东道廉访使奕赫抵雅尔丁。
奕赫抵雅尔丁(—),一译作“伊克德伊尔丹”“伊克台伊尔丹”,《宁国府志》译作“亦黑提押儿丁”,字太初,回回人。
此人《元史》卷一三七有传,今节略之:
除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使。始视事,见以狱具陈列庭下甚备,问之,乃前官创制以待有罪者。奕赫抵雅尔丁蹙然曰:“凡逮至臬司,皆命官及有出身之吏,廉得其情则将服罪,狱具毋庸施也。”即屏去之。监宪一年,赃吏削迹。至大初元,立尚书省,拜参议尚书省事。
嘉庆《宁国府志》列奕赫抵雅尔丁至大二年()任江东道廉访使,实误。据《元史》本传及《新元史》卷二一四《奕赫抵雅尔丁传》,当是大德十一年()任。嘉庆《一统志》卷七十二作大德中任,未系具体年份。
奕赫抵雅尔丁任江东道廉访使期间,与时寓居宣城的卢挚多有交往。元李衎《竹谱详录》卷八:“石竹,未详所出。近李容斋总管至宣城,与江东廉访丁太初、卢疏斋访鳌峰宫道录嵇秋山,当轩石上盛栽菖蒲,其间乃有二竹并生,高二尺许,枝叶下垂,视之石也。云得之山中背阴处。附见于此,以广异闻。”
至大元年()秋,奕赫抵雅尔丁升任尚书省参议离宣城,卢挚曾作《敬亭赠别丁太初宪使》以赠之,邑人王璋、孙叔远等都有赠和,可见三诗均作于至大元年,乃同时所作。可见,王璋诗中的“参议”,孙叔远诗中的“内省参议”,即指尚书省参议。
奕赫抵雅尔丁以色目人而用汉名,其实在元代是个普遍现象。安熙《御史和利公名字序》说:“近世种人居中国者,类以华言译其旧名而称之,且或因名而命字焉。”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卷六《礼俗篇》也说:“西域人于名字上效汉人加姓,亦当时风尚。”
元人用汉名,多以其本名汉译末字为姓,如丁鹤年,其曾祖阿老丁,祖父苫思丁,父职马禄丁,即以丁为姓。亦不剌金,汉名为金仲达。至正七年江东廉访使老老,字士安,贡师泰称为“老士安”,亦是一例。明了于此,则奕赫抵雅尔丁改用汉名丁太初,也就不奇怪了。
《元史》谓奕赫抵雅尔丁“字太初”,然我们据施琪《次丁志道宪使迎诏韵二首》、汪士深《和丁志道题苏武庙》,则奕赫抵雅尔丁当是字志道,号太初,此亦可补史之一缺。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文史资料学术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