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的话语权论沮授在袁绍传中的作用

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魏书袁绍传》的写作方式,体现出很强的时代背景。它对袁绍的历史功绩罕有涉及,反而夹杂大量的负面描写,围绕田丰、沮授的事迹,不断强调袁绍的昏聩与刚愎。

理由也不难理解。袁绍作为曹操的“驱除对象”,理所当然会被作为反面案例书写。

驱除者,一代之所因所胜也。凡断代史书,列所因所胜,皆在列传之首。--《三国志知意》

如果仔细梳理《袁绍传》,会发现其谋主沮授,在该卷中的形象明显失真,这无疑是曹魏官方的刻意行为。

本文想从这一特殊记载入手,谈一谈历史人物的形象勘定问题。

本文共字,阅读需11分钟

①《魏书袁绍传》中的沮授形象

袁绍曾经是河朔霸主,也是曹操旧日的主君。因此曹操得势之后,为了宣扬法统,便必须要对袁绍进行污名化。

(袁绍)方收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曹)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为袁绍檄豫州》

《魏书》中的《袁绍传》,基本可以视作田丰与沮授二人的“附传”。其写作方式,是通过论述沮、田二人的“英明忠诚”,来反衬袁绍的“昏聩短视”,借此将袁绍塑造为一个愚昧的庸才。

袁绍不纳沮授忠言,终于致败

对《三国志》而言,这种写作方式十分反常。因为纪传体史书,大抵奉行“隐恶扬善”的原则,往往会将与传主相关的负面案例,放在其他列传中进行书写。

举例而言,张昭的负面案例被放在《周瑜传》中,张郃的负面案例被放在《张飞传》中,郭淮的负面案例被放在《魏延传》中,马谡的负面案例则被放在《王平传》中。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类似袁绍这种,在本传中对传主直接加以贬斥的案例,并不多见。

以张郃为例,瓦口关惨败,在《张郃传》中被轻描淡写为“为张飞所拒”,但在《张飞传》中则被直书为“弃马缘山,狼狈奔走”。

(张郃)进军宕渠,为(刘)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拜荡寇将军。--《魏书张郃传》

(张)飞遂破(张)郃。(张)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间道退。--《蜀书张飞传》

由此可见,《袁绍传》涉及到的沮授言论,可信度确实要打一个问号。虽然不能尽数否认,但不加辨别地引用,无疑十分危险。

以下简要罗列分析《袁绍传》中的沮授形象,以作参考。

(1)画策定河北

沮授在《袁绍传》中首次出现,是为袁绍画策定河北。《邺中对》里“横大河之北”的战略方针,与袁绍“据河南向,以争天下”的本志相合。

沮授说(袁)绍曰:“……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魏书袁绍传》

(袁)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魏书武帝纪》

《邺中对》的历史价值,与鲁肃的《榻上策》、诸葛亮的《隆中对》相似。这段史料的作用,在于先入为主,将沮授塑造为袁绍的心腹谋主。

定下基调之后,便可以大大强化“袁绍不纳忠言,失败理所当然”的逻辑性。

(2)外放诸子

沮授再次出现,是谏阻袁绍废长立幼。

彼时袁绍外放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沮授称“必为祸始”。实际此话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

(袁绍)出长子(袁)谭为青州,沮授谏绍:“必为祸始。”绍不听。--《魏书袁绍传》

袁绍诸子夺位相残,是在袁绍集团壮大之后;袁谭外放青州的时间,却在初平年间(-)。彼时的袁绍,自己都不成气候,长期处在张燕、公孙瓒等河朔军阀的威胁之下。

袁谭在青州任上,“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战功赫赫,对袁绍集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谭)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是时百姓无主,欣戴之矣。--《九州春秋》

(袁)绍复遣兵数万与(田)楷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绍乃遣子(袁)谭为青州刺史,(田)楷与战,败退还。--《后汉书公孙瓒传》

因此,袁绍外放袁谭到青州,符合历史的客观需要。但在《魏书》当中,却将袁谭外放青州的时间线索,故意放在袁绍攻灭公孙瓒()之后,以作迷惑。

(袁绍)击破(公孙)瓒于易京,并其众。出长子(袁)谭为青州。--《魏书袁绍传》

实际曹操十分清楚袁谭出镇青州时的历史背景,因为袁谭的青州刺史,就是曹操表奏的。

(袁)谭始至青州,为都督,未为刺史,后太祖拜(袁谭)为刺史。其土自河而西,盖不过平原而已。--《九州春秋》

袁谭外放青州,沮授称:必为祸始

由此可见,沮授所谓“必为祸始”的记载,即使是实情,也必定掺杂了曹魏官方的政治目的。

(3)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沮授活跃的高峰期。

彼时的沮授竭力阻挠袁绍南征,袁绍不听;沮授又劝袁绍打持久战,不要南渡黄河,袁绍又不听。

(袁)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绍不从。--《魏书袁绍传》

在反复的“不进忠言”之下,袁绍终于迎来的惨痛失败。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此。

官渡之战旷日持久,从建安四年()八月一直打到建安五年()十月,历时一年有余。袁绍麾下的兵士又多,数倍于曹操。因此,袁绍的后勤压力,也远高于曹操。

(袁绍)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魏书袁绍传》

《孙子兵法》云: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袁绍在军粮压力之下,选择利用优势兵力渡河强攻,本身并无不妥。

实际就《魏书》当中的记载看,袁绍渡河之初,一度取得战略优势,曹操后方“军民疲乏,多叛应袁绍”。

太祖与(袁)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魏书袁绍传》

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魏书赵俨传》

可见沮授的相关记载,实际是以结果倒推原因,是曹魏史官的强词夺理。

如果仔细梳理袁绍麾下众谋主的意见,会发现审配、郭图、逄纪、许攸等人均支持袁绍渡河决战,真正的反对者,仅有沮授与田丰二人而已。

由此可见,袁绍绝非“不纳忠言”之人,《魏书》实际是刻意选取剪裁对袁绍不利的言论。

(4)联合刘表

官渡之战的胶着期间(),沮授曾建议袁绍“遣别军助战刘表”,以袭击曹操的后方。结果“袁绍又不从”。

沮授说(袁)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刘)表,以断曹公之钞。”(袁)绍复不从。--《魏书袁绍传》

乍看之下,袁绍“刚愎自用,不纳忠言”,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按《刘表传》记载,“袁绍求援于刘表,刘表许之而不至,亦不助曹操”。可见袁绍已经做到位,是刘表不守信用。但在曹魏史官的笔法下,一切都成了袁绍的错。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袁)绍遣人求助,(刘)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魏书刘表传》

刘表观兵江汉,不助袁绍,亦不佐曹操

刘表奉行的是“保境安民,坐观成败”的中立政策,因此根本指望不上。但袁绍对于骚扰曹操后方,确实下过一番力气。

比如他曾派遣刘备率游军入汝南(袁绍老家)联络地方宗帅与黄巾支党,在曹操后方开辟第二战场。关于这一点,在《先主传》、《满宠传》、《李通传》中均有体现。

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袁)绍遣先主将兵,与(刘)辟等略许下。--《蜀书先主传》

昔袁绍之难,自许、蔡以南,人怀异心。(李)通秉义不顾,使携贰率服,朕甚嘉之。--《魏书李通传》

可见沮授之聪慧,与袁绍之愚昧,均非实情,实际与史料剪裁密切相关。

(5)沮授谢幕

在《袁绍传》中,沮授被擒之后,“谋还袁氏”,因此被杀。

沮授不及(袁)绍渡,为人所执,诣太祖,太祖厚待之。后(沮授)谋还袁氏,见杀。--《魏书刘表传》

实际按《献帝传》记载,“太祖与沮授有旧”。在此背景之下,《魏书》对沮授的极力赞美,也便合乎情理。

(沮)授大呼曰:“授不降也,为军所执耳!”太祖与之有旧,逆谓授曰:“分野殊异,遂用圮绝,不图今日乃相禽也!”--《献帝传》

沮授既是曹操的朋友,又是袁绍的谋主,同时见证了袁绍“刚愎自用”的一生,可谓绝佳的宣传素材。

最重要的是,沮授被曹操砍了脑袋,因此也没人能再“证明”或“证伪”彼时的实际情况。

②历史人物的话语权问题

官修史料有利有弊,其中最大的弊端,便是所有的辞令立场,全部来自胜利者,失败者是没有话语权的。

这种现象在纪传体史书当中,体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层面上,失败的军阀,大抵会被塑造为反面人物。比如陶谦“昏乱忧死”,袁术“奢淫放肆”,吕布“轻狡反复”,公孙瓒“坐待夷灭”。至于张杨等人,干脆被称作“匹夫之不若”,竟连凡人的资质都达不到。

陶谦昏乱而忧死,张杨授首于臣下,皆拥据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无可论者也。--《魏书卷八》赞语

微观层面上,军阀内部的文武将校,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其作用会被无限放大,甚至会出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怪异记载。

以下以“曹操立嗣”与“赤壁之战”为例,论述史料的剪裁问题。

(1)曹操立嗣

曹操立嗣之事,如果单从列传记载看,完全来自贾诩一人的影响。实际情况却不然。

太祖曰:“何思?”(贾)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魏书贾诩传》

曹丕的党羽当中,毛玠、桓阶、徐奕、和洽等人均向曹操面折廷诤,乃至“宫人左右,共为之说”。因此贾诩顶多是起到重要作用,绝对称不上一语定乾坤。

(桓)阶数陈文帝(曹丕)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谏,前后恳至。又毛玠、徐奕以刚蹇少党……赖(桓)阶左右,以自全保。--《魏书桓阶传》

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魏书陈思王传》

贾诩定策,曹操立嗣

至于曹植的拥护者中,丁仪兄弟、杨修、杨俊、荀恽等人,也都是出掌机密的重要人物。可见曹操对于立嗣人选,并无明确的立场倾向。

因此,夺嫡事件中,贾诩仅仅是核心人物之一,并非真正的决策人。

甚至可以说,曹丕在夺嫡过程中,一度处于劣势。曹植的拥护者并不比曹丕少,因此才能“几为太子者数矣”。

(曹)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魏书陈思王传》

只不过曹丕得势之后,曹植党羽的记载陆续遭到销毁,甚至连丁仪、杨俊等人也先后遭遇诛杀,因此相关史料无法流传后世。

景初中,(曹叡)诏曰:“陈思王(指曹植)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其收黄初中诸奏(曹)植罪状,公卿已下议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大鸿胪者皆削除之。”--《魏书陈思王传》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夕(),贾诩曾竭力阻挠曹操伐吴。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贾)诩谏……太祖不从,军遂无利。--《魏书贾诩传》

贾诩的实际想法,不得而知,可能与故主张绣暴死()有关。贾诩或许有“飞鸟尽、良弓藏”的自我担忧。

虽然陈寿将此事看作“算无遗策,奇谋百出”,但历朝史家另有观点。比如南朝学者裴松之,便公开声称“贾诩之谋,不合时宜”。

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张)良、(陈)平之亚欤?--《魏书卷十》

臣(裴)松之以为:(贾)诩之此谋,未合当时之宜。--裴松之

这件事往深一些挖掘,便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除了贾诩之外,还有何人谏阻曹操伐吴?答案是,除了贾诩之外,无人谏阻曹操伐吴。

比如荀彧,便是曹操南征的重要支持者,还亲自为曹操拟定了作战方略。

太祖将伐刘表,问(荀)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魏书荀彧传》

荀彧画策,曹操南征

赤壁之战中,曹营的重要文武几乎全数投入战场。可见彼时的曹营诸将,极力支持曹操南下,统一全国。

因此曹操南征(),实际是大势所趋,也是曹操“从谏如流”的证据。但是因为南征失败,曹操的“从谏如流”便成为“不纳忠言”。

结合上一节提到的历史背景,便会发现,贾诩之于曹操,便如同沮授之于袁绍。对史料的刻意剪裁,会大大改变叙事立场与结论。

概而论之,官渡之战()实际是袁绍在众文武的支持下而发动的战争,充分体现了袁绍“虚心纳谏”的良好品质;只是因为战争失败,人物形象与历史评价便彻底颠倒。

袁绍成了“内多忌害”的寡量庸才。审配、逄纪、许攸等人沦为“贪而不治”、“专而无谋”、“果而自用”的猥琐小人。至于田丰、沮授,则被烘托为“屈从庸主,意志不得”的悲情英雄。

(袁)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魏书袁绍传》

(袁)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逄纪果而自用。--《魏书荀彧传》

可见对史料的运用,实际是服务于政治目的。《魏书》中的沮授之于袁绍,也不外如是。

③小结

南朝学者颜之推,曾不无感慨地表示:陈琳仕宦袁绍,则骂曹操为豺狼;仕宦曹操,又骂袁绍为蛇虺。前后反复,竟到这种地步。

陈孔璋(陈琳字孔璋)居袁裁书,则呼(曹)操为豺狼;在魏制檄,则目(袁)绍为蛇虺(虺即毒蛇)。--《颜氏家训》

对此,颜之推归纳为“时势所迫,不得自专”,但也同时承认“此文人之巨患也”。

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然亦文人之巨患也。--《颜氏家训》

可见对史料的剪裁运用,实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不难想象,《晋书》中对“长子形象”(司马炎、司马衷)的污蔑,均来自唐初帝王的意志(李世民杀兄继位);《魏书》中对曹氏子弟的污蔑,均来自司马氏的意志;至于对袁绍等人污蔑,则来自王沈、缪袭等人撰写的旧版《魏书》,也体现了浓厚的时代背景。

沮授与田丰,兼资文武,知名当世,然而《魏书》对于二人的气量格度并不在意,主要是利用二人反衬袁绍的昏庸短视。

以田丰为例。他与曹操生于同一时代,但在《魏书》中竟找不到田丰的籍贯记载。

时代相近的《先贤行状》,称田丰为“巨鹿人”,又称“渤海人”。然而巨鹿与渤海相距甚远,可知魏晋之世,人们已经搞不清楚田丰的籍贯所在。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或云勃海人。--《先贤行状》

由此可见,曹魏史家根本不关心沮授、田丰等人的真实形象,只是单纯要利用他们来丑化袁绍罢了。

子贡曾言:“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拟之于袁绍,亦为精洽。

我是胖咪,百家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