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西游记》的大家,对如来佛祖想必不会陌生。
在第七回中,他与孙悟空打赌说:
“你如果真的有本事,就翻筋斗翻出我的手掌。要是成功了,就把玉皇大帝的天宫让给你住;要是输了,就继续回花果山做你的美猴王。”
孙悟空信以为真,结果被如来佛祖镇压,还被判了个年的“有期徒刑”。
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正是如来佛祖的第一次出场。
影视作品中,如来佛祖刚一亮相,宝相庄严、慈眉善目。
不过再一看,难免会对如来佛祖的“发型”疑惑,和尚不应该都是剃度加戒疤的经典造型吗?
如来佛祖作为“最高领导”,为什么梳了个“发髻”呢?
而且,不管是影视形象,还是查阅画像、雕塑,不少佛陀竟然都是类似的“发型”。
其实这个高高隆起、形似发髻的凸起,并不是真的发髻,而叫作“肉髻”,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中的最后一相。
它的梵文名称叫作“乌瑟腻沙”,还有别名叫作“无见顶相”、“顶肉髻相”等。
由于骨肉变化,皮肤隆起成类似发髻的样子,所以叫做“肉髻”。
在大般若经三百八十一中,就对肉髻有这样的描述:“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三十二。”
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肉髻非常突出,正是第三十二相的特征。
肉髻不但代表了佛陀的身份,也代表了业因、能力与智慧,是极为尊贵之相。普通和尚,乃至一些大罗汉或菩萨,都是没有这个特征的。
在《西游记》中,拥有肉髻的不过如来佛祖,和他的“老领导”燃灯古佛两位而已。
肉髻还被叫作“无见顶相”。关于这个别称,《楞严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菩萨,能看见佛的全身,却唯独头顶被肉髻挡住了。
这位菩萨非常好奇,就施展神通飞到高处,想看一看佛顶是什么样子的。
没想到,菩萨从空中一瞧,佛顶的肉髻放出万丈光芒,什么也看不见。
于是,“无见顶相”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发髻”的问题解决了,那如来佛祖满头“小包”一样的头发,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说回到南朝时期了。
当时的中国与南海各国交好,梁武帝派遣使臣去扶南,也就是今天的柬埔寨迎请佛法,并且改造了阿育王寺塔。
《梁书》中记载,工匠们翻修时,在旧塔下发现了舍利和佛陀的头发。众僧人见了,纷纷伸手去触碰,结果“随手长短,放之则旋屈为蠡形。”
蠡形,也就是“小包”一样的贝壳状。在《佛三昧经》中,也出现了“以尺量发……放己右旋,还成蠡文”这样的描述。
后来梁简文帝撰写的《梁安寺释迦文佛像铭》中这样说:“皆规面象,敬摸螺发。”原来这种发型的名字,正是——螺发。
螺发是南朝佛教徒们最认可的佛像发式之一。当时与南海各国的航海交通,也使这样的形象直接影响了长江以南地区。
比如成都万佛寺,和后来出土的南朝石佛像中,拥有螺发的佛像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要修成肉髻相,自然也要修因果,而这一相的因,就是“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
所以不但要尊重所礼拜之人,还要孝顺地供养。
虽不是人人都修佛法,但因果相生,善恶有报。只有做到爱人爱己,才能真正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