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孙伟,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高校音乐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镇江市音乐家协会理事,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
吴头楚歌田歌悠悠
——江苏丹徒田歌艺术特征研究
摘要:江苏丹徒地处“吴头楚尾”,当地农民劳动伴歌,已为习俗。丹徒田歌可追溯至年前,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音乐的活化石。今天的丹徒田歌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其音韵、旋律既有吴文化的柔美,又有楚文化的豪放,独树一帜。
关键词:丹徒田歌;现状与传承;文学特征;音乐特征
田歌又称秧田歌、田山歌、插田歌、薅草歌等,“是一个既古老,又流行面广,而且艺术性很高的民歌品种”[1],是长江、珠江流域广大稻农插秧、除草、车水、挖地时传唱的一种民歌。江苏镇江丹徒地处“吴头楚尾”,当地农民劳动伴歌,已成习俗。丹徒田歌可追溯至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音乐的活化石[2]。今天的丹徒田歌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其音韵、歌词、旋律既有吴文化的柔美,又有楚文化的豪放,独树一帜[3](P)。年,丹徒田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列为江苏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充分认识丹徒田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笔者以年以来多次田野考察和收集的资料为基础,试图从丹徒田歌之地域特征和生存现状;丹徒田歌之文学特征;丹徒田歌之音乐特征等三个方面对丹徒田歌进行剖析,略陈管见,旨在挖掘丹徒田歌的精髓和价值。
一、丹徒田歌之地域特征和生存现状
(一)独特的地域特征
丹徒,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沿江产业带的轴心位置,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环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区,东接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西临省会南京市,北与古城扬州隔江相望,是连接苏南苏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丹徒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城,西周称“宜”,春秋时属吴国,名朱方。战国时属楚,改名谷阳,秦统一天下后改名为丹徒。从历史地理上考证,丹徒襟吴带楚[4](P6)。从而使丹徒有着底蕴深厚的文化渊源,它不仅是吴文化的源头,同时也受到楚文化的深刻影响,有“吴头楚尾”之说。丹徒还有着独特的地貌,《齐书.周郡志》称其地域“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而境,似河内为重,”有山有谷、有丘有圩、有湖有洲的地貌,使丹徒兼有北方雄奇与江南的秀美,显示出独特的神韵。丹徒田歌主要流传于丹徒南乡的上党、宝堰、荣炳、三山、上会、黄墟一带,这里素有歌乡之誉。
(二)丹徒田歌之生存与传承现状
1.濒临流失的生存现状
丹徒田歌形式丰富,耕田有“耕田嘞嘞”,插秧有“插秧山歌”,打麦有“打麦号子”,耥草有“耥草山歌”,车水有“车水号子”……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然而目前田歌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是农村青年人口逐渐城市化,即使还在农村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和接受田歌。二是农村的土地种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过去那种大规模集体性劳动场面已经很少见,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形式的改变,今天人们已不再车水、耥草、打麦了……丹徒田歌赖以生存的载体正逐渐消失,高强度的农田劳作已被机械化所代替,不能形成田歌生成的环境。三是职业性的歌班子几乎已经绝迹,既没有人学唱,也没有市场,会唱原汁原味的田歌的老人大多已80多岁上下,加之演唱的即兴性,田歌文化形态正在逐渐消亡,山歌濒临自然流失的状态,这一切应该说也使对丹徒田歌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2.目前已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
作为稻作文明的产物,丹徒田歌与丹徒人民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密切的关系,是伴随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产生的最主要的音乐形式,也是稻民对生活、对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正因为丹徒田歌在文化、体裁、题材和音乐形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对它们进行采录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挖掘文化资源,保存丹徒优秀的文化遗产,年,新时代的“乐府”——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丹徒文化馆和镇江市电视台联合组成采风队,深入丹徒的上党、宝堰、荣炳、三山、上会、黄墟等乡镇,行程四百公里,采访了百名山歌手,抢录了包括“打麦号子”、“车水号子”、“挑担号子”、“荡湖船”等多首珍贵的耕作山歌。近几年来,镇江市丹徒区文体局致力于申请保护丹徒田歌的专项经费,专门用于田歌的抢救和研究,并成功地申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南乡田歌档案库和南乡田歌艺术档案库,并编成了《丹徒南乡田歌集》一书。同时还开展了“丹徒田歌节”和恢复发展地域性田歌传统等活动,使之成为丹徒地区独有特色的文化形态。
3.丹徒田歌的传承谱系和代表性传承人
在镇江市丹徒区文化馆的协助下,笔者通过两年的采风、调查和走访,对丹徒田歌的传承谱系按年龄进行了整理。丹徒田歌在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过程中,目前形成了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层的传承队伍。
老一辈的代表人物有三山东湖村的康秀英(83岁)、头村的范桃英(89岁)等。现在的代表性传承人有三山镇孙阿英(53岁)、上党海燕村的付福莲(61岁)和徐正英(62岁)等,其中孙阿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阿英从小跟着祖辈们在田头学唱田歌,并把田歌发展到了艺术舞台上,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在首届江、浙、沪吴歌大赛上荣获“山歌女王”的称号。上党海燕村的付福莲和徐正英在江苏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和长三角地区“嘴上功夫”大赛上获得金奖,上党海燕村代表队也获得了金奖。
幼年传承目前主要集中于丹徒区三山镇幼儿园和三山小学两个地方。三山艺术幼儿园的丹徒南乡田歌传习班和三山小学的丹徒田歌乡土音乐教材为丹徒田歌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带出了一批小田歌手。由三山小学排练的《田歌联唱》荣获省“第二届少儿艺术节”创作表演二等奖,并先后参加江苏省“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央视台少儿频道开播”等大型活动中演出,并选送到美洲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排练的《丹徒田歌》在江苏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以声乐类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创作、表演一等奖,使古老的丹徒田歌一次次绽放异彩。
二、丹徒田歌之文学特征
丹徒田歌发源于稻作文化,也是古吴文化的遗风,民间习惯地称之为“山歌号子”、“喊号子”,记叙了一年中农事的生产过程和生产习俗,是丹徒人历史和文化最真实的反映。丹徒田歌属口头文学,歌词清新质朴、抒情言志、形象鲜明,极具文学价值;以其易学、易记、易唱、易传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其唱词格式一般为七字句、八字句,以七字句居多。内容分为传统歌谣、即兴创作和新民歌三种,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抒情言志,真情流露
例如,流传于上会镇一带的《耥草山歌》这样唱道:
“耥草好比姐梳妆,梳落杂草好长粮,可惜稻好无我份,一年到头替‘鬼’忙”。
这首山歌具有一种天然的朴素美,他言简意赅,比喻形象生动,是旧社会丹徒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是丹徒人民对剥削阶级强烈的愤恨的真实写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田歌与《诗经·伐檀》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一问一答,格调清新
丹徒田歌经历长期的演变、发展,融汇了丹徒人民的聪明才智,继承了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尤其是较多地运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形成了格调清新、乡土气息浓郁的特色。例如流传在大路、姚桥、丁岗等东乡一带的放牛山歌《对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甲:“什么花开一条线?山么开花一大片?什么花开一盆金?什么花开白如银?”
乙:“扁豆开花一条线,豌豆开花一大片,葵花花开一盆金,荞麦花开白如银。”
这一问一答轻松活泼,意趣盎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因此流传颇为广泛。
(三)虚词铺垫、意趣盎然
丹徒田歌常常使用虚词,往往以实词做骨架,虚词来铺垫,或是借以烘托气氛,使场面更趋热烈;或是为了使唱词神通气顺,音韵优美,犹如烹饪作料,味道浓烈,妙趣横生。例如流传在丁岗、宝堰、黄墟一带的打麦山歌《大麦上场小麦黄》:
大麦上场小麦黄(来),(唷好来唷好来),(号子来号子来),男女老少下田忙(来),(唷好来),(小连枷,唷好唷打外外);
小麦上场插黄秧(来),(唷好来唷好来),(号子来号子来),今年丰收有指望(来),(唷好来),(小连枷,唷好唷打外外);
麦子收的堆满仓(来),(唷好来唷好来),(号子来号子来),一季收了一年粮(来)。(唷好来),(小连枷,唷好唷打外外);
嘿!嘿!嘿!打麦山歌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山歌。“双抢”季节,抢收抢种是农家最忙的时刻。俗话说“稻上场,麦进仓,才算丰收粮。”为了打麦进仓,往往是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人们在连枷劈啪声响的伴和下,应着连枷上下翻飞的节拍,唱着简洁明快、铿锵悦耳的山歌,打麦场上洋溢着紧张热烈的气氛,跳跃着的丰收在握的喜悦。
还有的田歌全是用虚词构成,如《耕田嘞嘞》,这是农民驾牛耕田唱的歌。春天,透过茫茫的大雾,宽阔的田野上传来“啊——驾!”的吆喝声,接着空气中飘来“耕田嘞嘞”的山歌声。这边唱,那边应,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勾画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农忙图。“耕田嘞嘞”是男声独唱的农歌,说是唱,不如说是喊。这种耕田唱的山歌,并无具体的内容,只是一些“依”,“啊”,呕”的虚词。“耕田嘞嘞”是农民与耕牛的对话,也可以说是农民对耕牛下达的音乐命令……耕牛听到这歌声,即知是要前进,还是停止,是要向左,还是向右;是要加快,还是放慢。
(四)形式多样,娓娓动听
丹徒山歌形式多样,三四句的短歌虽然不少,但也不乏十几句、几十句、乃至上百句的长歌。歌词的长短主要根据歌唱的内容而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例如,流行在阳谷镇一带的砌房山歌《挂红布》就只有四句唱词:
“挂块红布结两个球,好比狮子滚绣球,滚到前檐生贵子,滚到后檐砌高楼。”
而流传在高资石马一带的种棉山歌《十二月棉花》歌词却比较长,从正月选种,二月下苗,一直唱到九月收新棉,十月纺新纱,十一月织棉花,十二月做衣裳。前后十二段,每段四行,每行七字,娓娓唱来,情趣跃然字里行间,它是前人种棉的经验总结,又是向后人传授植棉生产技术的活的教科书。
总之,这些涉及神话、历史传说、稻作生产、日常生活和情感表现的诗歌是该地区历史和生活的一幅生动画卷,而这一切是通过民间文学,特别是口传文学的许多特殊功能体现出来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丹徒田歌的文学性有时远远超过了其音乐本身的表现力和意义。
三、丹徒田歌之音乐特征
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耕作方式,使丹徒田歌在音乐上风格多样,既有南方民歌的柔美之情,又不乏北方山歌的阳刚之气。那亢奋激越的车水山歌《长号》以“哎呀嘿嘿嗬赖嗨”,节奏随着脚板的移动,唱起来令人劲头倍增。那插秧山歌《童养媳的日子真难过》则是凄婉哀怨,唱起来令人肝胆破碎,柔肠寸断。以下从四个方面对丹徒田歌在音乐方面的特征做一下分析:
(一)体裁特征
丹徒田歌虽然与劳动号子一样用于劳动场合,并同样具有驱除疲劳、鼓舞精神的实际作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号子,它基本上不受劳动的强度、速度和节奏的限制,很多田歌也不需要靠歌声来统一劳动者的动作,因此在体裁上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田歌以山歌体裁特征为基础,又常常综合有号子和小调的体裁因素”[5](P)。
1.以山歌为基本体裁特征的丹徒田歌
象耥秧号子《石榴开花叶二青》或者《长号》,一般为一句歌词或者全是衬词,先有一人领唱,幅度宽阔,衬词和润腔装饰较多,然后由一到三个人接唱。接唱者有时重复领唱的最后两三个字,有时只唱衬词,或者一个长音,接唱者要在一个长的音符上尽量延续。领唱和接唱的部分节奏都比较自由,这种田歌,不完全受劳动条件的束缚,声调高亢嘹亮,传得很远,曲调大多节奏自由,变化灵活,编唱自由,内容直白,较多的具有山歌的体裁特征和艺术特点。
谱例1:《石榴开花叶儿青》
2.具有号子特征的丹徒山歌
其一,有些田间劳动和生活劳动很艰苦,如像“打麦、打硪”的时候,要求所唱的田歌能驱除疲劳,解闷散热等实用性功用,从这一点看,田歌具有了号子的因素。其二,象《打麦号子》《打硪号子》等田歌,领部唱正歌词,和部唱劳动呼号性的衬词的一领众和的歌唱方式和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及乐段独立性不强,便于不断反复,连续唱用的结构特点,使之具有了号子的体裁特征。
谱例2:《打硪号子》
3.具有小调特征的丹徒山歌
象《玉堂春》《采石榴》《种棉花调》等,规整匀称,旋律性强,音乐形式更加规范,音乐手法更加丰富,易于传唱等特征,则又更具有了小调的题材特征。
谱例3:《采石榴》
(二)结构和曲调特征
1.结构特征
丹徒田歌的曲体,一般是两句体、四句体或多句体的段式结构,如《长号》《四句头山歌》等。除采取领合形式的部分曲目为规整性节奏外,其他一律为自由疏散的节奏节拍。例如《耕田嘞嘞》,这种特有的结构形式使田歌的音乐更显得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谱例4:《耕田嘞嘞》
2.节奏特征
丹徒田歌既有二拍子按“强、弱”交替的,三拍子按“强、弱、弱”交替的,也有四拍子“强、弱、次强、弱”进行的。然而最有特色的就是在很多的田歌中混合拍子的频繁运用。在一首乐曲中二、三、四拍子混杂,二、三、五拍子混杂,如《长号》便是二、三、四、五、六拍子混合使用。因为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劳动强度以及操作过程所用的力度规律等关系,田歌中的强弱规律也会随之改变。如果不改变将无法很好地配合劳动操作程序,歌曲的实用性也会丧失。这些拍子的混合使用可以让歌曲忽快忽慢、轻松活泼、整齐统一,从而更适合劳动者的劳动方式。
谱例5:《长号》
3.旋律特点
丹徒田歌的旋律特点如同丹徒地区的方言一样,综合了楚方言和吴方言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现象。在丹徒,很近的几个村子,往往语言都有所不同,语言的因素也导致了丹徒田歌在旋律上有着丰富的特点。
①音阶运用方面
在苗晶、乔建中两位老师著的《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一书中,在论及江浙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中说道:“由五声音阶构成的级进型乐汇,是本区大多民歌旋律的基础。就我国东半部沿海地区来看,民间歌曲由辽、浙、鲁等地那种刚健粗放、明快的格调经江淮一带直到本区才算完成了由北到南的转变。这种转变首先体现在构成旋律的基本材料———音阶及乐汇上。可以说,五声音阶已在这一地区民歌中占压倒优势,而由它们构成的乐汇,也多以级进为主”[6],笔者通过对丹徒区60多首田歌进行分析,也发现丹徒田歌五声音阶的运用非常明显,尤其以徵调式五声音阶为主,羽和商调式次之。多以徵、羽、商三音为骨干,随调式的不同,又往往突出羽-商(羽调式),因此都有一种明亮清丽的特征。例如薅草耥稻山歌《薅草》,就是一首五声徵调式单段体田歌,旋律主要徵、羽、商上进行,清新质朴,自由洒脱。
谱例6:《薅草》
②旋律的进行、装饰音和衬词拖腔的运用方面
从旋法特点即旋律进行、装饰音以及衬词拖腔的运用方面看,丹徒田歌的旋法是以曲折的级进为主,音乐较少运用大跳,润腔丰富,装饰音多而细密,拖腔长而有韵味,曲调的风格曲折婉转、圆润细腻,又不乏豪放大气、铿锵有力。例如上面的《薅草》田歌,该曲为五声音阶,旋律的进行基本上是级进,装饰音使用频繁,节奏舒缓,拖腔的充分运用等方面,可以充分地体会到南方民歌的婉转,但是在歌曲的第二小节“商—徵”两音和第八小节“羽—商”两音的纯四度进行中,又能体会到北方民歌的直爽豪迈。
在装饰音和衬词的使用方面,丹徒田歌可谓风格独特,丰富的装饰音和衬词的使用,使得丹徒田歌更加的细腻和有韵味,例如《车水号子》中,全曲自始至终全是衬词,中间使用了频繁的装饰音,一唱一和的演唱形式,刚中带柔,柔中带刚,使歌曲显得舒展、悠扬,又富有劳动的热情。
谱例7:《车水号子》
(三)演唱特征
“歌唱方法的确立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准相适应,在歌唱的实践中,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各自的协作方式和审美习惯,它使歌唱方法趋于稳定,并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7]。丹徒田歌是在特有的地形地貌和语言的环境下,丹徒人民在长期的稻作劳动中形成的,因此在歌唱方法、演唱风格、演唱形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1.真声唱法:丹徒田歌的音域不是很宽,基本都在小字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f之间。由于演唱的形式和场合,演唱的时以真声唱法为主,民间称“霸音”“宽音”。特别是有一种“震颤音”的真声歌唱方法,用的尤为多,它是声带的震动受到喉部和咽部肌肉的阻力而发出的一种高频率的震颤音,多用于田歌的行腔中,声音粗犷,激越,穿透力强。特别是在演唱《耕田嘞嘞》、《车水号子》和一些偏号子风格的田歌时,更显得豪放嘹亮。
2.假声唱法:假声在民间叫“尖音”、“娇音”、“窄音”。由于丹徒田歌的演唱环境大部分是无际的稻田,人们隔田相望抒表情坏,需要有穿透力的声音才能跨越广阔的空间,这种声音尖锐、狂放,体现出了普通农人的呐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在唱一些挑逗、打趣的田歌时,又是一种情感欲望的表露,它使那些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男子为之振奋。因此是生态环境和心理需求的结合,产生了丹徒田歌的假声唱法。
3.真假声并用的唱法:由于丹徒田歌中拖腔和衬词丰富,特别是在一些没有旋律的衬词喊号时,农民常常将真声唱法、假声唱法混合使用,长音域不高的小曲或一首歌的中声区时用真声唱法,到了高声区就换假声唱法,使声音显得洪亮、流畅、婉转、悠长。有时真假声的衔接没有过渡,也无须声区的统一,只要在需要假声是直接翻上去,形成真假声截然分开的的特殊效果。
4.在演唱形式上,丹徒田歌既有单独的演唱、两人的对唱,又有一领众和的集体性咏唱;既有劳动者自身的演唱,又有职业歌班的演唱;既有无伴奏的清唱,又有加伴奏的演唱等。
结语
丹徒田歌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音乐的活化石,是我国民间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丹徒田歌的文化生态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文化形态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慢慢流失,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对丹徒田歌进行深入挖掘、整理的工作迫在眉睫,同时,开展对丹徒田歌音乐文化领域的研究,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的长久之计。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文化,延续镇江传统音乐的人文脉络,守住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匡民.打鼓歌值得研究[J].西乐朝,,(4).
[2]吴林森.丹徒田歌与上当桃花艺术[J].镇江社会科学,,(4).
[3]康新民.民间风采[M].第一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4]张国金.古宜春秋[M].第一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5]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第一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6]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7]张佩吉.长江流域田歌的初步探究[J].中国音乐学,,(4).
—End—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