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新探
《左传》“实纪纲之仆”旧说疏理与新诠
作者:李洛旻
摘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晋文公在秦穆公帮助下返回晋国,秦穆公“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实纪纲之仆”一语每多歧见,历来众说纷纭。本文疏理历代解说,继而比对《左传》内与“实纪纲之仆”的相同句型,推论“纪纲之仆”乃是后人对秦穆公所送这“卫三千人”的特别称呼。“纪纲之仆”一名之由来,乃由于他们兵卫文公,让他得以设国纪纲。其性质则为带甲的徒兵,驻守于公宫内外,以保晋文公的安全。
感怀晋宋之间事,杯酒闲居离世纷——陶渊明《述酒》诗新释
作者:刘珊珊
摘要:陶渊明《述酒》一诗素称晦涩,历来在主题解读和字句笺注方面存有诸多分歧,本文试结合晋宋间史事,考辨各家注解,对全诗重新笺释。《述酒》前六句描写从夏到秋的景象,同时隐喻司马氏由南渡中兴到王气渐尽的过程;后八句历述修道养生,表达在祸乱之际全身远害的愿望;中间部分追述桓玄、刘裕的两次篡乱和零陵王被先废后弑的遭遇。陶渊明以酒起兴,追溯晋宋易代之事,但非句句比附史事。他对东晋的灭亡和零陵王的惨死抱有深切的同情,但他隐居不仕主要是缘于对官场的厌恶、对世道的失望和对田园的向往,而非局限于对一国一姓的效忠。
真伪之间——题王安石《吕璹墓志》考辨
作者:吴长城
摘要:作者署名为王安石的《吕璹墓志》一文,最早见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吕氏后人吕天芹所修撰的《吕氏宗谱》,通过参考正史、笔记、方志、碑刻等记载,可知墓志文本在形成之后,又经过后人不断增添改动。《吕璹墓志》的史料来源颇为复杂,是一个前后“分裂”的文本,墓志中关于吕璹生平事迹及家族世系等记载,有与其他典籍契合之处,也有多处存在矛盾和史实错误,本文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考辨。
由《辽史》四库提要史源论现存邵晋涵提要分纂稿的性质
作者:赵庶洋
摘要:现存邵晋涵所撰四库提要分纂稿中《辽史》一篇论述辽代史事之文字,较之《四库全书总目》少了部分内容,据考察可知二者相关内容均出自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当为邵晋涵撰写分纂稿时引用钱说,收入其文集《南江文钞》时做过相当程度的修订,删去其中钱氏所引金石文字,《总目》则保存原分纂稿中这些文字。这一情况说明现存以邵晋涵分纂稿为代表的辑自个人文集的分纂稿很有可能在收入文集时经过作者本人修订,这种修订致使分纂稿呈现出的文本面貌不能完全代表四库馆所撰原貌。
文献天地
王僧虔《论书》辨证
作者:徐志超
摘要:南朝书法家王僧虔所作《论书》是一篇重要的书法文献,其文本问题比较复杂,历来多有异说。本文通过比对《论书》的不同版本并考诸史传,确定《南齐书》本《论书》应当更接近其原貌;《论书》中第二段文字的作者历来多有争议,本文提出新的证据,确定此为萧子良《答王僧虔书》;《论书》第三段亦非王僧虔所作,其内容出自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笔者推断此乃后人为萧子良《答王僧虔书》所作注文,而在流传过程中混入正文。
敦煌写本S.+S.V文献考辨
作者:宋雪春
摘要:通过对S.+S.V缀合处文献的重新释录,运用敦煌学研究的定名、定年与定性方法,可纠正前人成果之疏误。S.+S.V的缀合处文献乃“寒食篇”的大部分内容,并依《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的体例对其进行释录整理。
《皇明将略》作者考
作者:翟士航
摘要:《皇明将略》作为一部明代军事传记类著作,受到学界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