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堤读书笔记何开粹灵渠赋的一处败笔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何开粹《灵渠赋》的一处败笔

秦 堤

  毋庸置疑,何开粹先生是当代辞赋大家,赋作成就有目共睹,本文不赘,唯就笔者拜读其《灵渠赋》(刻碑版)所发现其中的一处败笔展开刍议,这处败笔是:“谢玄晖探秘,曾溯湘漓之源”。

上图:灵渠公园内的何开粹《灵渠赋》碑

  谢玄晖,即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谢朓(~)。《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中的谢朓简介如下:“南朝齐陈郡阳夏人,字玄晖。少好学,文章清丽。起家豫章王太尉行参军。以文才为随王萧子隆所赏爱。与沈约、王融等同为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萧鸾(明帝)辅政,以为骠骑咨议,领记室,掌中书诏诰。齐明帝立,迁南东海太守。东昏侯失德,江祏欲立始安王萧遥光,谋于朓,不应。为江祏、遥光等诬陷,下狱死。善草隶,长五言诗,为永明体代表,世称‘小谢’。有《谢宣城集》,后人有辑本。”谢宣城,世人对谢朓的另一称谓,因其曾任宣城太守;世人称之还有一名叫谢吏部,因其曾任尚书吏部郎。

  《灵渠赋》称谢朓“曾溯湘漓之源”,其“源”所指应为兴安境内的“湘漓分派”处——灵渠分水塘及其以上河段,否则述其入赋毫无意义。但据笔者初步考证,没有文献资料表明谢朓曾经游览过湘水(湘江),“曾溯湘漓之源”更无从谈起。

  一、《灵渠赋》称谢朓“曾溯湘漓之源”的依据应是《兴安县志》和《兴安风景诗词选》引用的谢朓诗歌《将游湘水寻句溪》,但该诗所写并非游览湘水,而是“寻”宣城句溪。

  “既从陵阳钓,挂鳞骖赤螭。方寻桂水原,谒帝苍山垂。辰哉且未会,乘景弄清漪。瑟汨泻长淀,潺湲赴两岐。轻苹上靡靡,杂石下离离。寒草分花映,戏鲔乘空移。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鱼鸟余方玩,缨緌君自縻。及兹畅怀抱,山川长若斯。”这就是谢脁《将游湘水寻句溪》的全部内容。笔者之所以称该诗应是作者述其入赋的依据,是因为清道光《兴安县志》和李铎玉主编的《兴安风景诗词选》这两部重要的兴安地域性著作均收录了该诗。但有两点应当引起读者注意:一是道光《兴安县志·舆地三·川》引用谢脁此诗,为的是完善“湘水”词条,并非说明谢脁游了湘水并溯了兴安境内的“湘漓之源”;二是《将游湘水寻句溪》所写仅仅是游览今安徽宣城句溪。接下来笔者就第二点展开详述。

  古之湘水,今谓湘江,源自兴安,北经湖南注洞庭湖。关于句溪,清《江南通志》云:“句溪在宁国府城东五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子。”宁国府为宋建制,前身为宣城郡、宣州,亦即今天的安徽宣城。“将游湘水寻句溪”何意?笔者认为应是“即将游湘水前沿着句溪览胜”之意。寻,沿着,顺着。《后汉书》:“绍遂寻山北行。”李白《东鲁门泛舟》:“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或问:诗中“桂水”何解?笔者知道作此问者系将“桂水”按现今思维理解为“广西之水”“桂江”了,其实不然,此“桂水”非彼“桂江”也。《水经注》引《汉书·地理志》应劭注云:“桂水出桂阳,东北入湘”,桂阳郡“桂水所出,因以名也”。桂水即今湖南舂陵江,发源蓝山县,流贯桂阳县全境,最后注入湘江。

  因此,单凭《将游湘水寻句溪》不能说明谢朓“曾溯湘漓之源”。

  二、没有谢朓的诗文记录谢朓游了湘水,更别说“曾溯湘漓之源”了。

  作为被后世称为“山水诗人”的谢朓,如果游了湘水肯定会诗兴大发,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弄清谢朓是否作了湘水游览诗,笔者通览了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年出版,年4月重印)的全部诗作,无论诗题还是内容,发现涉“湘水”诗除《将游湘水寻句溪》外还有《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涉“湘”诗仅《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一首。前者是作者在送别友人范云赴零陵郡任内史时所作,后者则是将“役湘州”时赋别宣城吏民。查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紧接《将游湘水寻句溪》的一首诗就是《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曹氏注云:“南齐书州郡志:‘湘州,镇长沙郡……晋永嘉元年分荆州置。’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脁役湘州史传无载。”根据曹融南的考证结果,没有谢脁“役湘州”的史传记载。笔者专门查了《南齐书·列传第二十八》谢朓列传之内容,其中确实无涉湘州。如果谢脁没有“役湘州”,那么他就没有到过湘州,进而足以佐证《将游湘水寻句溪》的“将游湘水”初有计划,但最终未能成行。事实上,笔者还读到百度百科《将游湘水寻句溪》词条引吴小如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年9月出版的《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所表达的一段文字:“这首诗作于齐明帝建武三年(年)暮秋。当时,作者奉诏将去湘州。这首诗是将去而未成行,得有余闲到句溪寻幽探胜时所写。”

  《谢宣城集》除了诗外,还收录了赋九篇、表三篇、章一篇、笺一篇、启三篇、教二篇、哀策文一篇、谥策文一篇、墓志铭四篇、祭文三篇,据查,均无游湘水之记载。退一万步讲,即便有文献证明谢朓游了湘水,也不能说符合《灵渠赋》谢朓“曾溯湘漓之源”的观点。

  三、没有其他文献资料表明谢朓“曾溯湘漓之源”。

  查古今《广西通志》《桂林府志》《桂林市志》《兴安县志》等方志,均无谢朓“曾溯湘漓之源”的记载或类似记述。

  不过,须要声明的是,笔者由于学力和手头资料有限,难以从世间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出谢朓“曾溯湘漓之源”的记载或类似记述,如果有方家找出了,笔者的观点将不攻自破。

  .7.8初稿

  .3.23稍改

  年3月作者附记:何开粹先生已于年10月8日晚病逝,迄今一年有余矣,秦堤深表哀悼。无论如何,败笔之瑕不掩华章之瑜,何开粹先生的《灵渠赋》,无疑是继明代方昇之后的又一灵渠赋作名篇,必将载入史册,与灵渠辉映并丽。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