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有多种解释,最常见的一种指文章的体制、样式。某种文体一旦形成,就会有相对稳定的规格、体例,不容随意逾越,简称“尊体”;如果不遵循,则通常被认为是“失体”。这是问题的一方面,但文体亦非铁板一块,它还有变革开放的另一面,文体间的相互打通、参变现象代不乏例,故又有“破体”为文的种种尝试。“尊体”与“破体”是文体发展演进过程中一对相反相成的辩证因子,它“古已有之,于宋为烈”,成为贯穿于宋代文体理论批评和创作实践的一条基线。
宋人好议论、好争辩,于是在文学史上就有了一系列有意思的学术公案。宋人最感兴趣的文学议论话题之一就是关于尊体与破体的争论,几百年间意见纷纭、交相辩难。长期以来,学界对于“以文为诗”“以诗为词”这两桩著名的公案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