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陈群
篝灯课读澹安贫,
义纺经锄忘苦辛。
钱陈群
多年以后,乾隆皇帝面对江南的浩渺烟波,会回想起老臣钱陈群陪驾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钱陈群陪驾四次。这样一位臣子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钱陈群(—),出生于嘉兴南堰白苎村,字主敬,号香树,又号集斋,系钱镠第二十五世孙。少年时与两个弟弟由母亲陈书带着在海盐沈荡半逻村(今中钱村)长大。陈书为抚养孩子,维持家用,常常纺纱至深夜,不仅如此还亲自教授三个孩子读书。钱陈群遂狠下苦心,发愤读书,终于功成名就,后请海宁画家郑玙作了一幅《夜纺授经图》。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初次下江南时索看钱陈群所著的《香树斋集》,见其题母夜纺授经图诗文后深受感动,并一睹画作,“以此见陈群学问所自来也”,认为钱陈群是“慈孝之心恻然动人”,并作绝句二题:
篝灯课读澹安贫,义纺经锄忘苦辛。
家学白阳谙绘事,成图底事待他人。
五鼎儿诚慰母贫,吟诗不觉鼻含辛。
嘉禾欲续贤媛传,不愧当年画荻人。
钱陈群的母亲陈书,晚年号“南楼老人”,知书善画,贤良淑惠。钱氏望族数百年之赓续并非偶然,陈书“夜纺授经”是一个鲜明有力的侧影。这是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是一代又一代擎着文明火炬前行的身影。钱陈群便得此氛围熏陶。
康熙六十年(),钱陈群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钱陈群为人品行端正,为官卓有成绩,雍正时因赴陕西等地宣谕讲经,安抚百姓有功,被五升其官。雍正、乾隆两朝,钱陈群长期在南书房任职,充任经筵讲官,官至刑部左侍郎,加封尚书衔。
作为“三朝元老”,钱陈群深得乾隆皇帝赏识,两人不仅常论古今,乾隆皇帝更是称其为“故人”。晚年,钱陈群因病退仕告老还乡,仍受优待,享受职位俸禄。乾隆皇帝与之诗词来往唱和,依然如故,并将其与苏州沈德潜并称“东南二老”。
“南楼亲授,母子领秀水丹青;集斋赓酬,君臣美中钱书翰。簪缨岂是无凭,耕读自可久传!”这是钱氏后人钱张建《沈荡赋》所言,说的便是陈书教子、钱陈群与乾隆皇帝唱和赠答之美谈。
乾隆三十九年(),钱陈群去世,被追赠太傅,入贤良祠,谥号文端,其生平功业入《清史稿》。
当乾隆皇帝第五次()、第六次()再下江南时,钱陈群已不在人世,他的族孙、内阁学士、礼部尚书钱载继续迎驾。
钱氏门庭昌盛,代有贤良,家风传之久远,钱陈群亦有功劳。康熙四十七年(),钱陈群在少时生活的沈荡半逻村重建了钱氏宗祠。如今祠堂内,还有钱陈群手书抱柱联“分外不加毫末事,意中常满十分春”,透露一种境界与胸怀,数百年斯文不灭。
如果你由南及北参观祠堂,在前院可见两块肃穆的悼文碑,上刻乾隆皇帝悼钱陈群的两篇文章,其中一篇落款时间为乾隆三十九年六月初六日,另一篇落款为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故人”之情尽在其中。
参考资料:
1.《海盐人物春秋》王健飞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
2.《海盐钱氏》林天仁编著
策划:邓钰路
统筹:陈苏刘博见
文字记者:周伟达
编辑:赵宇微吕同
责编:邓钰路李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