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全三冊)(精裝)
蕭子顯撰王仲犖點校景蜀慧主持修訂
中華書局年8月出版
書號:-7---7
開本:32開
定價:.00元
內容簡介:《南齊書》是記載南朝齊王朝二十四年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作者是入梁的南齊皇族蕭子顯。該書初名《齊書》,北宋曾鞏等校定諸史,為區別于李百藥所撰《北齊書》,始以《南齊書》之名通行後世。原書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是流傳至今的唯一一部南北朝時期所撰南齊史書。
蕭子顯《南齊書》主要依據齊史官所修國史,對前人相關史著也有吸收。據清代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和《廿二史劄記》的說法,蕭子顯《南齊書》應是沿用了檀超、江淹等所定的國史條例,而對其所立諸志與類傳則有調整修改。全書含本紀八卷,志十一卷,列傳四十卷,一般認為原有《序錄》一卷,現已失傳。
中華書局點校本《南齊書》,由王仲犖先生點校,宋雲彬先生編輯整理,年前基本完成點校和編輯工作,年出版。點校本以商務印書館百衲本影印宋大字本為底本,參校了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武英殿本和金陵書局本等版本,同時亦參校《宋書》各志、《南史》、《通典》、《冊府元龜》、《太平御覽》、《資治通鑒》和《通鑒考異》等典籍,對前人的校勘成果,則主要採用了周星詒、張元濟和張森楷的三種《南齊書校勘記》稿本,以及錢大昕《廿二史考異》等書。點校本比較廣泛地參校了各種版本,綜合前人著述,對清代以來學者的校勘成果汲取尤多,在標點、分段、校勘訂誤等方面都有不少創見,出版後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為目前最為通行的整理本。
此次修訂以原點校本為基礎,遵循《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作總則》和工作程式,糾正原點校本中的錯訛遺漏,統一體例,彌補不足,對原點校本作適當修訂和完善。在充分尊重原點校本成果的前提下,清理覆核了原點校本的全部校勘記。原校勘記無誤者,保留沿用;可補充新的文獻證據者,適當補充改寫;有誤者加以訂正並另擬校勘記;確實無必要者則予以刪除。原點校本對底本有重要改動而未出校記以及少數失校之處,酌情補加校勘記。
《南齊書》點校本原有校勘記條。修訂本刪去舊校勘記條,新增校勘記近條,修訂本校記增加到了餘條。此外,改寫舊校餘條,沿用舊校(含依體例改動)餘條。同時遵照《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標點分段辦法》,修改完善標點,對個別分段進行了適當調整。
此次修訂以《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國家圖書館藏宋刻宋、元、明初遞修本為底本,此本系百衲本《南齊書》的底本。選擇此本為底本,既彌補了百衲本因修潤描改有失古本原貌的不足,又較好地保持了與點校本的一致性。通校本則另選與底本系統不同,且版本較早、卷目較完整的明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以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南宋初刊宋、元、明嘉靖遞修本(即“三朝本”)、百衲本為參校本。充分利用版本和相關文獻資源,以版本對校為基礎,充分運用本校、他校,審慎使用理校。凡底本有誤者,據校本改正,並出校記說明;義可兩通者,保留底本文字,異文寫入校勘記;校本誤字,一般不予列出;底本及各通校本、參校本皆誤者,保留底本原貌,於校勘記中說明。
此次修訂高度重視古今學者的學術成果,對清代以降尤其是點校本南齊書出版以來學術界的校勘與研究成果,廣泛收集並充分參考和採納吸收。
作者簡介
原點校者:王仲犖(-),浙江餘姚人。曾任上海太炎文學院、中央大學、山東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山東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山東省史學會理事長。專于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主持“南朝五史”(《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南史》)的點校整理工作。著有《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等。
《南齊書》修訂主持人:景蜀慧: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年畢業于四川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于四川大學歷史系和中山大學歷史系,年晉升教授,3年遴選為博士生導師。師從文史專家繆鉞先生研治魏晉南北朝歷史與文學,並得到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教授指導,繼承業師文史並重風格,力求通過潛心讀書,精核史實而深入探賾歷史的本質和文化的真義。近年來較多致力於漢魏晉南北朝的文學與思想學術、中古疾病醫藥史及南朝史籍文獻等方面的研究探討。主要代表著作有《魏晉詩人與政治》《中國魏晉南北朝文學史》《中國古代思想史?魏晉南北朝卷》(合撰,第一作者)《魏晉詩人與政治》(修訂本)等。
目錄
書影彩頁
整理人員名錄
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緣起
點校本《南齊書》修訂前言
點校本《南齊書》修訂凡例
南齊書目錄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組織機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