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左辉春与芭蕉山馆
左辉春(年--年),诰授朝议大夫,候补知府,护理淮徐海兵备道,兼理徐州府事,署铜沛同知。历任高邮州、邳州知州,睢宁、桃源、铜山、南汇、宿迁等县知县;历充道光丁酉、己亥、庚子、咸丰壬子江南乡试同考官,庚子恩科武闱内簾官。道光戊子科举人。字青峙,号清石,后改名仁。
辉春长子左茂桂(年--年),诰授中宪大夫,赏戴花翎贵州候补道,追赠光禄寺卿,名枢,字孟星,号月楼。
道光27年,左辉春聘请罗泽南到自己家里的私塾教书开始。这个私塾位于今天的湘乡市梅桥镇的芭蕉山下,名为“芭蕉山馆”。
罗泽南在此执教短短三年,却成为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湘军的发端期。芭蕉山馆的学生除了左家子弟外,还有很多后来在湘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慕名前来求学:李续宾、李续宜、李续禋、王錱、钟近衡、王开仍、杨昌濬、朱宗程、康景辉、翁笏登等等。芭蕉山馆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传经布道之所,还是一个汇聚本地精英的社交平台。在乱世到来之前,或为保境安民,或为建功立业,这些人已经有意识地做好了准备,王錱等创办县级团练甚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芭蕉山馆遗址照片
友朋酬赠哀挽
一、曾国藩挽联
使青士有年,欲安天下今谁属;
忧苍生成病,未定江南死不归。
二、王韬诗三首
赠湘乡二左
湘乡左二名父子,胸罗万卷富文史。
阿兄经济称妙才,坐令一家两国士。
方今海内苦烽烟,四郡良家同转徙。
避吴逃月无宁居,一角羁栖暂至此。
此才奚许俗眼知,眉间飒爽生雄姿。
腰悬宝剑自言利,不识天下健者谁。
长揖见我独倾倒,忧时谓我同怀抱。
愿酬知己报国恩,从戎手把欃枪扫。
身世艰难独怆然,江湖安得容高眠。
时乱民情益险恶,不如归隐湘江边。
春申浦上日见面,文采风流轶群彦。
煮酒谈兵气自豪,忠孝心肝终不变。
湘乡二左三楚雄,吴门乱后初相逢。
愿从君去隐湘水,上下追逐如云龙。
送左大孟星回湘乡
君家好兄弟,与我最相亲。离乱逢知己,艰难见性真。
兵戈横南北,天地正风尘。同有飘零感,栖栖到海滨。
世尚攻文字,时方重将才。楚南兵可用,蓟北釁谁开。
报国廉颇老,陈书贾谊哀。抚时堪一恸,欲别更徘徊。
名父须承业,偏亲尚在堂。仓皇走吴越,丰稔念江乡。
何处无兵甲,当秋足稻粱。好为天下重,且复罄离觞。
寄湘乡左大
遘乱离忧百事灰,平生怀抱几时开。
万言羞学纵横术,四海谁知经济才。
兄弟友朋皆至性,妇人醇酒有奇哀。
湘云吴树参差里,珍重江干报札来。
三、周诒朴诗
左青峙刺史摄秦邮篆三月,民和政通。新其州署,作亭于内堂之歬,颜曰“顾畏”。休沐之暇,不忘恪菾母惑乎得民之湥也。爰制铭以美之
民有耳目天视听,民有心志天权衡。
不知畏民天其嗔,民之抑塞君亨之。
民之兀皋君平之,民之好恶君成之。
不为矫伪为真诚,不敢泄泄而兢兢。
治邮三月垂休声,我愿后牧来此亭。
师子敬畏眎我铭,珠湖万纪光晶莹。
四、李星沅诗两首
过高邮赠左青峙刺史
联臂酣歌跂脚眠,襄阳曾共钓钩船。
南归旧事从头数,酒散诗零十四年。
珠湖争比使君清,又向高邮问驿程。
好语文游台上月,今宵离梦照分明。
左辉春诗文联选
高邮州修城记
往岁,余承乏淮徐间,舟频过高邮,遥望西南一带城头,鞠为茂草,古树棲鸦,盖承平日久,人不登陴,而崇墉数仞屹如故也。壬寅二月,捧檄权州牧,驱车入城,见夜闱之扉可以枚数门。故有楼,今则惟承楹之礎在焉。又三日,循例阅视城池,由南之东而北,倾圮殆及其半,缺口宽数丈,皆及基,平坦若周塗。然北而西南向之所望仞者,皆岩墙也。维时,东夷英吉利数犯海疆,侵扰浙闽,东南告警,亟图修复。而农事方殷不暇,兴大工役议辄中止。至四月而,宝山、上海相继失守,及我江南矣。余乃集邑人士谋于庭曰:“逆夷犯顺,有进无退,万一有警,君等去与守耶?”众曰:“守”。“城郭不完,可以守乎?”众曰:“修。”
于是,富者输金,贫者尽力,鸠工庀材,不日而率作兴。计新修缺口若干处,长若干丈,雉堞若干座,其裂而未圮者改作之又若干处,凡若干丈。门之扉新之,换以铁门上之,楼重建之。门仍宋范守嗣蠡所名,为重书之,以存旧制,楼更易今名,既题额,为各跋数语以识。缘起东北门三重中昔为平台,今各建一亭。北曰“珠光”,兆科名也。东曰“霖汝”,邑人志喜雨也。经始于是年七月至九月而城垣工毕。又一月而城中市河濯衣河浚毕。又三月而南北水关、涵洞次第告成。捐资二万余金,役夫五千余人,甫半载而集事,余始愿不及此也。方事之初也,夷艘入长江,陷京口,扬帆指金陵,人心震荡,盗贼蜂起。瓜、仪之民扶老携幼而来居者以数万计。时天又亢旱,苗将就槁,殆岌岌乎有不可终日之势,遑言修城哉。及始事之日,甘雨如注,岁穫大稔,人心遂安。自是而畅雨应时,夷酋就抚,大江南北重庆,太平遂得。克期藏事终始八阅月,中间停畚锸以待者仅五日耳。工大而竣速,费繁而不竭民之财,人劳而不穷民之力,然后知天之福我邮人者为无穷。而余忝司民牧,亦得邀天之貺,借邑人士之力,将百年来未修之城重新于戎马仓皇之余,斯大可幸也。
城既成,司事者又筹捐制钱二千缗,存之质库,权子毋备岁修。过此以往,高垣曲涘固如金汤,飞阁丽谯上凌霄汉,不特非余昔日舟中所见之邮城,而大工大役可百世不兴矣!是在守土者之先为董率,司事者之善为奉行,亦余今日区区之心所厚望也夫!其在工绅士、善后条款例得具书,捐输姓氏则别书一石。
重修高邮州署记
今之居官者,多谓衙宅为传舍,近者数年远者十数年,不一修葺,任满弃去,则纵家人仆妇恣意毁伤,甚至摧栋为薪,断垣为路,以为是非我有也,痛哉!人苟无心语世,则何事不作传舍观哉?!
农桑之劝课也,学校之修明也,狱讼之听断也,民情疾苦之宐周知也,地方利弊之宐兴与除也,无心者视之,皆于我何与,则谓衙宅为传舍,固无足怪。余维人,未有不庇其身,而能庇及万物者,临民之庭曰“堂皇”,则观瞻宐肃。卫武之诗曰:“夙与夜寐洒扫廷内,维民之章,则身之威仪系焉”。传舍云乎哉!
高邮州宅宏肚甲于他邑,志载新旧两图,今皆不符。盖自嘉庆戊辰冯君馨重修后,历三十又五年,存者十仅六七。栋宇攲侧,几不蔽风雨。壬寅秌,民和年丰,四郊无事。余乃筹资鸠工,自大门外屏墙起至内宅,倾圮者复之,朽败者易之。宅门内东西厢至二堂,彫敝特甚,为重修之。旁及厅事、书舍、庖寮,无不完密。又于嘉禾堂前添造顾畏亭,广方一丈三尺,高一丈五尺,堂后建卷篷四楹以达内室。宅东隙地可十余亩,围以墙,为训练民壮、课试武生之所,植柳百株,名“细柳园”。费一千七百四十余金。堂下吏舍甬道,书吏自请捐办,共五十金,夫匠于民间雇募,材物照时值购备,工不妨农,民不知役。始事于七月,十一月落成,门庭整洁,气象一新。外以肃观瞻,内以谨威仪。于是无飘摇之苦,倾覆之虞,已夫天下废之耳。邑中如同知、判官两宅,儒学西斋,载在志乘,规模可考,不数年,而瓦砾纵横,尽成颓垣废井。后来者赁民居以资棲止,岁费不下数百金,至今病之。然则脩理衙署,匪为图一身居处之安,实莅官行政之一事而断不可以传舍目之也,后之君子必有然余言者。
次韵龚木民司马同登文游台
赋就江南庾信哀,岩疆多事此登台。
何人便折东山屐,有客空倾北海杯。
落叶满林秋渐老,寒风卷水雁初来。
至尊宵旰方忧国,匡救终须将相才。
壬寅三月三日文游台脩禊
下车纔依旬,形神劳案牍。光阴过海棠,春色未入目。
步出城东门,众草皆已绿。高台何巍峨,鳞鳞森瓦屋。
云是古贤人,文讌留信宿。田间遇父老,苍然被儒服。
携手话桑麻,歌咏风且俗。先哲不可期,即事多感触。
此邦独绝俗,过者称秦邮。当时四君子,高会成千秋。
一去八百年,台榭荒山丘。湖天丽清景,惟水空东流。
望古思邈然,白日长悠悠。何如携酒饮,可以消烦忧。
莫负三月三,暂与游人游。七年在江上,踪迹劳奔输。
前年黄河曲,去年桃源津。我有好园林,芭蕉山嶙峋。
夕对潇湘月,朝餐衡岳云。自从作远游,草树春复春。
一行不称意,半世长苦辛。且倾杯中就,袯除面上尘。
今日知何日,风暄天气朗。同游十一人,列坐各少长。
楚音与吴歌,浩然发清响。眼前古须眉,曾是童冠党。
嗟予过壮岁,奔走困尘鞅。不管来日长,但愁去日往。
安知千载后,视我如昨曩。作图纪斯游,相与结遐想。
高邮得代将之吴门,留别士民八首
匆匆又见及瓜期,驻马长吟有所思。
云出无心终是散,月圆满面定将亏。
好山好水须留恋,秋雨秋风易别离。
今日盂城一杯酒,阳关怕听尾声诗。
花雨氤氲掉客船,来时尚记早春天。
南湖绿草空三月,黄叶西风又一年。
司马止宜称吏隐,飞凫何苦学神仙。
诸君莫惜临岐别,香火灵山各有缘。
身如征雁向南飞,不到衡阳不算归。
竹马自然随处好,蒪鲈空说异乡肥。
买田阳羡今无分,久客杭州古亦希。
寄语傅公堤畔柳,桓温要见树成围。
花满城头月满郊,两年踪迹忍轻抛。
官无长技能除莠,壮不如人尚击匏。
为政敢期孚众口,与民从古是同胞。
城乌渐有冰霜苦,徹土须营百尺巢。
障川谁开富民渠,古堰平津语亦虚。
无术哪能苏泽雁,受殃徒见祸池鱼。
难输禹贡中中赋,甘考阳城下下书。
三十六湖湖水阔,苍生何日奠安居?
何处烽烟铁罋城,豺狼当路死求生。
活人只少君臣药,备寇先驱子弟兵。
唳鹤不惊凭众志,屠鲸无力愧书生。
从今莫问沧桑事,击鼓吹幽咏太平。
新开园亭敞柳衙,随身琴鹤书生涯。
月明满苑官无事,草绿闲庭吏不譁。
胜地几人能做主,浮生到处便成家。
刘郎也有重来日,莫斫桃花种菜花。
河梁携手泪潸然,诸老风流别等闲。
诗力尽追元白上,斯人都在绮黄间。
莫伤月落文台冷,但愿珠从甓社还。
占得太湖三万顷,不应无地老香山。
先花朝一日生辰,春长不老;
领邗上二分明月,人与俱圆。
--贺扬州守孙公二月十一日寿诞
百里雷封,只种些潘令桃花,陶公杨柳,谢傅甘棠,暑往寒来,荣悴也都关我辈;
一州斗大,此间有秦邦国士,莘老状头,朱卿孝子,风移俗易,方隅原不囿吾民。
---题高邮州署大堂
只隔这重门,恐无术周知民隐;
但凭方寸地,愿尔曹共体吾心。
---题高邮州署五马门联
花落讼庭闲,三通鼓罢;
草成文告简,一曲琴调。
---题高邮州署大堂后屏门联
左氏后裔于芭蕉山馆遗址前
编辑后记
斯人已渺遗迹亦荒,抚今追昔不禁感慨。幸好芭蕉山馆的历史在李超平、王君彬等人的追寻、发掘下渐渐清晰明朗,它在湘军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日益为人所知。先贤有知,或可稍慰。
附鄙人拙作几首:
丙申岁黄昏过梅桥望芭蕉山,时芭蕉山馆遗址尚不考
晦雾西风冷似冰,短篱断石有枯藤。
闲开菊桂浮疏影,欲破沉濛待一灯。
岭上松涛声似旧,湘中子弟迹何曾。
江山正是残烟里,似见诸君袖手凭。
丁酉岁访芭蕉山馆故址
数里林阴石径迂,桃源強辟劫生初。
秋阳漏影泉犹冷,老竹经风节自舒。
岭上乱云飞险阨,川前穊种待耕鉏。
万方多难人安适,立此山前拜草庐。
辛丑岁重至芭蕉山馆遗址绝句二首以怀罗罗山
仄行夹岭隘如关,满地风来草叶斑。
石臼如磐苔积厚,当年曾此识罗山。
垣残草长望如霜,昔日东南半壁殇。
一馆偏能扶气运,教人来此立斜阳。
杨新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