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建安二年()袁术在淮南寿春僭号,人所共知。
术自僭号至败死(),仅两年时间。历来观点,大抵将其视作“被皇帝梦烧昏了头”的二流军阀。梳理始末,可知其僭越自立,确有倚仗;而迅速败亡,亦事出有因。
一言蔽之:袁术称帝之前,是首屈一指的东南霸主;而孙氏叛乱,则致其辖区萎缩,最终在各方军阀(曹操、吕布、孙策)打击下,一蹶不振。
本文共字,阅读需8分钟
①“僭号”与“仲家皇帝”
先简单介绍“僭号”。
僭号是“冒用帝王之名”。袁术改九江太守(治寿春)为“淮南尹”,无疑是效法西汉的“京兆尹”(治长安)与东汉的“河南尹”(治洛阳)。
(术)遂僣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魏书六袁术传》
术又自置百官、郊祀天地,行使帝王特权。
置公卿,祠南北郊。--《魏书六袁术传》
孙权称帝后,祀南郊而不祀北郊,理由是“中土未一”(天下分裂)。而刘表牧荆州时亦曾郊祀,引来孔融愤怒、汉廷谴责。
注:此二事见《江表传》与《后汉书孔融传》,文多不载。
可见袁术确系称帝。但特殊之处,是诸书记载止用“僭号”,且袁术的头衔为“明上”,而不是“君上”或“陛下”。
(许)汜、(王)楷曰:“明上今不救布,为自败耳!布破,明上亦破也。”术时僭号,故呼为明上。--《英雄记》
袁术僭号寿春按曹操所述,术自谓“曹公尚在,不敢称帝”。但考虑到彼时()袁曹实力对比,恐怕是“魏武发迹”后的附会之语。
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让县自明书》
注:《让县自明书》作者是曹操。
总之,袁术僭号时,改元(仲家)、置公卿、郊祀天地、甚至“册立皇后”等僭逆行为一样不落。故谓其“称帝”,亦无不可。
②称帝前夜
称帝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军事实力为倚仗。
袁术的“皇帝梦”由来已久。至少在初平二年()讨伐董卓时已经开始。
彼时袁绍、韩馥在关东谋立刘虞;致书袁术欲求“共同劝进”。而术欲自立,遂不许。
绍议欲立刘虞为帝,术好放纵,惮立长君,托以公义不肯同。--《后汉书袁术传》
兴平二年()长安饥荒,天子东奔。袁术认为汉廷“气数已尽”,遂大会群下,欲代汉自立。
按《三国志》与《后汉书》记载,彼时反对声音较小;可知袁术阵营内、大抵是支持其僭号的。
有记载的反对者有主簿阎象、议郎张承、讨逆将军孙策。
主簿阎象进曰:“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魏书六袁术传》
(张)承对(术)曰:“在德不在强。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僣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魏书十一张范传-附传》
主簿阎象谏阻,术不悦阎象,张氏兄弟暂且不论;孙策的态度十分值得玩味。须知袁术僭号后,第一个“跳出来闹独立”的、就是孙策。
注:孙策与袁术绝交书,见《吴录》或《后汉书袁术传》,文多不载。
按理说、袁术欲叛汉久矣,孙策欲叛袁亦久矣。很难想象孙策会放弃“借袁术僭号而出走独立”的机会。
且按裴注所言,孙策与袁术的绝交书,应写于“袁术僭号之后”。换言之,术称帝前,孙策家族对此“不置可否”。
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很可能是孙策坐视袁术篡逆、方便自己出走独立。
袁术称帝的信心、大抵来自两方面。
其一是神怪谶纬、其二是军事实力。
(1)谶纬
谶纬即“占卜预言学”,光武帝称之为“内学”,是东汉时代的显学。彼时流传已久的谶言是“代汉者当涂高”,释义即:取代汉朝的、是大道之中的高大之物。
注:“谶”即预言,“纬”即对经典的解释。中唐之前,谶纬学被归入经学(儒教)。中唐之后,逐渐被列入异端邪说。
袁术字公路,而“术”训诂(释义)为“途(涂)”。其名合于谶言,即袁术僭号的理论依据。
(术)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典略》
(2)军事实力
袁术称帝时(),无疑是东南地区的头号军阀。彼时孙氏家族尚未分裂,袁术占据了扬州大部与豫州东部;同时得到徐州(吕布)的口头支持。
扬州六郡中,袁术实控五郡。即:
九江郡(袁术)、丹阳郡(周尚、袁胤)、吴郡(朱治)、会稽郡(孙策)、庐江郡(刘勋)。
初,袁术遣从弟胤为丹阳(太守)。--《江表传》
吴郡太守许贡拒之於由拳,治与战,大破之。--《吴书十一朱治传》
(策)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吴书一孙讨逆传》
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庐江)太守。--《吴书一孙讨逆传》
扬州地区、在袁术控制之外的唯有豫章。且豫章三任太守中,诸葛玄是袁术所署;朱皓是汉廷署置但旋即被杀;华歆则与袁术有旧。
(华歆)从蓝田至南阳。时袁术在穰,留歆。歆说术使进军讨卓,术不能用。--《魏书十三华歆传》
袁术同时占据了徐州广陵一部分(吴景);又控制豫州部分郡县,即汝南郡(孙香)与沛国(舒仲应)。考虑到沛国彼时(-)为刘备实控,舒仲应的“沛相”可能是遥领。
时,舒仲应为术沛相。--《后汉书袁术传》
且袁术称帝前一年(),豫州陈国亦在其控制下。只不过曹操领兵南下入颍川,顺道击破袁嗣。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魏书一武帝纪》
另有一些散碎控制区,如徐州下邳郡(故临淮郡)的东城县(鲁肃)也在术军控制下。
袁术闻其(肃)名,就署东城长。--《吴书九鲁肃传》
注:肃在任未久即弃官。
袁术称帝时势力范围《魏书六》至《魏书八》的性质,相当于“帝王征伐史”(所谓的群雄列传),即丧乱初期的大小军阀。
《魏书六》中的四位主角(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实际可以看作天下诸侯的“母体”。
董卓阵营分裂出关中将校与吕布、袁绍阵营分裂出曹操、袁术阵营分裂出孙策,刘表则是刘备兴家的关键人物。三国帝王,大抵从《魏书六》的军阀阵营中分裂而来。
虽然《三国志》对袁术的记载仅寥寥数笔,《后汉书》亦不为多。但不可否认、袁术在建安初年(-)确实是首屈一指的东南霸主。
③大厦倾覆
袁术政权“快速崛起、迅速沉沦”,且崩坏速度,令人震惊。
袁术兴衰的转折,即“孙策之乱”。建安二年()寿春僭号后,孙策煽动家族,几乎全员脱离袁术阵营,渡江组建了“抗袁联盟统一战线”。
九江太守孙贲(孙策堂兄)听闻孙策独立,弃官而走,南下与堂弟会师。随军击破豫章,为豫章郡守。
值术僣号,署置百官,除贲九江太守。贲不就,弃妻孥还江南。过定豫章,(策)上贲领太守。--《吴书六孙贲传》
广陵太守吴景(孙策舅舅)听闻孙策独立,亦弃官南渡,与外甥会师,授丹阳太守。
(策)使人告景。景即委郡东归,策复以景为丹杨太守。--《吴书五嫔妃传》
至于袁术部将故舒城县长周瑜、东城县长鲁肃等人,皆抛弃袁术。瑜是叛军副官,随策南渡;肃则观望待变。
袁术僭号,孙策趁机独立随着孙氏大举叛乱,袁术在扬州的地盘,除淮南郡与庐江郡(刘勋)外,几乎全部沦陷。
更可悲者,是先前与袁术“同气连枝”的徐州牧吕布,本许诺“嫁女通好”,却在陈珪、曹操的离间之下,接受了汉廷的“左将军”封号,而与袁术绝交。
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魏书七吕布传》
建安二年()纵横徐、扬的袁术,随着孙策叛乱、吕布背盟,一夜之间竟沦为“丧家犬”。术欲讨布,结果军帅韩暹、杨奉被临阵策反,一败涂地。韩、杨北上抄掠,又被刘备诱杀。
孙策叛乱后,大肆驱逐袁术署置的官吏。术亦勾结丹阳大帅祖郎,使“激动山越”对抗孙策,但均被一一粉碎。
策既平定江东,逐袁胤。袁术深怨策,乃阴遣间使赍印绶与丹阳宗帅陵阳祖郎等,使激动山越,大合众,图共攻策。策自率将士讨郎,生获之。--《江表传》
术欲西入豫州,在陈国又遭曹操迎头痛击,狼狈奔回。清点家财,只剩下可怜的淮南郡(自领)、庐江郡(刘勋)与汝南郡(孙香)。且汝南在满宠、曹仁的连番打击下,恐怕亦所剩无几。
(曹操)以宠为汝南太守。宠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馀壁,诱其未降渠帅,於坐上杀十馀人,一时皆平。--《魏书二十六满宠传》
孙策叛乱后,袁术辖区萎缩看汝南太守孙香最终随术败死寿春,可知汝南实际已经成为一个“空衔儿”。
(孙)香从坚征伐有功,拜郎中。后为袁术驱驰,加征南将军,死于寿春。--韦曜《吴书》
④小结
失败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袁术受此打击、一蹶不振。甚至一度动了“落草”的念头。
(术)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灊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魏书六袁术传》
困坐孤城,计无所出,袁术索性破罐子破摔,荒侈更甚于前。
术性奢淫,横敛无度,绝境之下依然啖食膏粱,穿丝绸华服,还大饮蜜浆,搞得民不聊生。后宫女眷,还为了“争做皇后”而自相残害。
袁术僭号于九江,两妇预争为皇后。--《让县自明书》
术以(冯氏)有心志,益哀之。诸妇人因共绞杀,悬之厕梁。--《九州春秋》
最终在吕布、曹操、孙策的合力打击下,袁术将士星散,自去帝号,欲携玉玺北上投奔袁绍。不料半途又遭刘备截杀(或言备未至而术已死),狼狈奔回寿春。
可笑之处,是寿春宫已被袁术焚毁。大约袁术出发时本着“破釜沉舟”的精神,不料无处容身,竟又逃回来了。
四年夏,(术)乃烧宫室。--《后汉书袁术传》
术求蜜水不得,呕血死在瓦砾与废墟中,求蜜水不得的袁术,仰天狂呼,吐血数斗,气绝身亡。家属部曲投奔庐江刘勋,复为孙策所破,宫中女眷无一幸免,连自己亲闺女都被送到了孙权炕上。
(术)妻子依术故吏庐江太守刘勋,孙策破勋,复见收视。术女入孙权宫。--《魏书六袁术传》
建安二年()寿春僭号、郊祀天地的袁术,横跨三州,制霸东南,以为天下一统计日可待。
不料孙策谋逆、箭在弦上;吕布反复,惟利是视。在内鬼与外敌的联手打压下,大厦崩于一旦,甚至连平素被袁术轻视的刘备,也要趁乱踩上一脚。
虎落平阳被犬欺、落地凤凰不如鸡。古之圣贤,诚不我欺!
我是胖咪,百家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