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00后,个个赛过李子柒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屏幕的光芒映照在每一个现代居民的眼中,传统,似乎成了一个逐渐远离的模糊概念。如今,青少年对新事物的吸收学习能力远胜以往,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他们的双脚真的离开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悬浮在虚空之中了吗?

#而今何处觅遗踪#

苏州市第六中学高一学生投稿作品《夏·茶》

窗明几净,杯盏纷陈,纱袖轻飘,微风动襟。着叶、注水、烹茶、分盏、奉茶、品茗……她们的脸上未脱稚气,却分明享受着这千年之前的古老仪式,从中获得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没有人可以搭建起空中楼阁,即便是大人们眼中“叛逆”的孩子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哪里?它无形地栖息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之中。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稳定的方块字让中学生们依然能够读懂千年之前哲人的智慧,而现今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成语,大都是古典诗文跨域时空的馈赠。孩子们在课本中接受文化经典的耳濡目染,中华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

在课堂之外,在厚厚的书本之外,在每一个多彩的角落,抬眼望去,不知不觉处都是古老而年轻的传统。

在古城之中漫步,穿着汉服的靓丽身影穿梭在每一条大街小巷;戴上耳机,听着古风歌曲中婉转流动的经典诗文;和家人一起踏青赏月,在传统节日中追寻华夏先民的心境;坐在沙发上,看着诗词大会中的选手你来我往,飞花行令……

我们都自认为是炎黄的子孙,都背诵着李白杜甫的诗句,共享着同一段集体记忆,这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这种文化传承的关键,永远在于下一代,在孩子们的身上。

#小荷才露尖尖角#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有言,“我们不应该高举自己偏仄的口号让孩子们追随,而是反过来,每一步都面对孩子,步步后退。”

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推陈出新的特点,正如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所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我们不能退回到私塾中拿着戒尺说教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古老传统的年轻化,直面当代青少年的需求。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于熙涵投稿作品《手做青团》

天空湛蓝,井水清澈,艾草青翠,红豆玲珑。姐弟俩在农家土灶边忙前忙后,虽不无辛苦,但当他们咬下那一口青团之时,天真而幸福的微笑便绽放于他们的嘴角。青团作为踏青之时的小吃,已经有了千余年的历史,说不定东坡居士也好这一口甜糯的红豆。

在现代都市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乏与自然界的接触,忙碌的学习生活也让他们少了许多集体娱乐的机会。而在亲手制作食物,踏青郊游等传统活动中,他们可以体会到生活的滋味,亲子间的感情也得以在合作中升温。

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注重新鲜感和成就感。当孩子们经由新奇的体验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之时,他们自然会主动深入了解更多的东西。

带着孩子参访古迹,为他们细心讲解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一切;让孩子体验亲手制作古代的工艺品,陶罐、发簪、书签,不一而足;和孩子一起参加沉浸式的仪式活动,穿着汉服进行成人之礼……这样的循循善诱,比起照本宣科的说教,自然更容易获得孩子们的喜爱。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也不能自我限制于尘封的书本之中,需要使用全新的传播媒介,主动向年轻人靠拢。

短视频中的李子柒过着“采菊东篱下”的生活,吸引着国内外千万人的目光;央视播出的《经典咏流传》为古代的名家大作谱上现代的曲调,触动着无数年轻人的心弦;《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竞赛的形式激励着全国各地中小学生诵读千百年前的诗句,体会着古人或去国怀乡或把酒临风的心境……

中国古代的书写载体从竹简演变到纸张,而传统并未中断,因此也不必担心电子化的浪潮会摧垮传统文化的根基。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已经在《兰亭集序》中告诉了我们,时代在变迁,媒介在发展,但中华文化的种子早已深植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

一代代的青少年们传递着经典的火炬,流动的辉光一直延续到目力所极的远方。

留言互动

关于语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你有什么作品要跟我们分享,欢迎投稿!

凤凰新华杯首届“夏天的语文”中小学生优秀作品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

投稿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86.html